绿色军营常入梦
李志斌
1983年冬,一群刚穿上绿色军装的热血男儿,怀揣军人梦想,踏上载满新兵的列车,驶向南方某个小镇,到达部队驻地时已是晚上10点。新兵连坐落在一个村庄里,房子是驻地老乡家闲置的,几排木楼就是我们的驻训营房,老兵们敲锣打鼓迎接我们的到来。经过点名,我们跟随各自的班长回到了宿舍。
郁郁葱葱的群山,潺潺流动的小河,偏僻的小山村似一幅大写意的秀美画卷。此时,因来了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寂静的山村顿时充满了勃勃生机。新训的课目有:政治教育,队列训练,防化和核爆炸防护训练等。新训结束那天,我所在的排和连队的另外两个班被整建制分配到刚组建不久的担负特殊任务的第二炮兵某装检团。
那里山高林密,一头扎进大山,便分不清东南西北。抬头望去,山一座挨着一座,茂密的森林把营地遮挡得严严实实。因部队刚组建,在砖瓦建成的营房不够用的情况下,干部、战士就亲自动手搭建简易的营房,大家就地取材,用竹子做墙,杉木树皮做瓦,营房就算建成了。每当遇到下雨天,外面大下里面小下。就在这简易的房间里,住的是操控导弹的工程师。这支部队藏龙卧虎,人才济济,理工本科生占了兵员数的一半以上,战士们在大山里耐得住寂寞,熟练操控着国之重器。
毛主席在《清平乐·六盘山》词中写道:“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军营身后的大山里就是龙宫,长缨正严阵以待。出于保密,外界对这支部队的消息知之甚少。1984年国庆阅兵,战略导弹方队的九辆大型牵引车,载着中国自己设计制造的远程、中程和洲际战略导弹首次公开展现在人们面前时,才揭开了这支部队的神秘面纱。当那些庞然大物驶过天安门,十里长街顿时沸腾了,神州大地也沸腾了。看台上的各国武官们一片惊呼,惊讶,这就是中国的战略导弹啊!
部队里当时流传有这样一句话,“一枚导弹就是一所大学,能跑通电路,不出差错,默写完电路就大学毕业,成为部队骨干。”我是阵管中队配电班的,负责保障地下“龙宫”的电力保障。每天我们都要完成规定的专业理论学习,为了不掉队,每天我都打着手电筒躺在被窝里对当天的课进行巩固消化。后来,部队又选送我到技术总队深造,勤奋好学的我先后入党、当班长、立功、提干。
1996年,部队装备转型,我们团接到新的装备任务,为适应新的作战任务,我团需组建一个阵管连,经团党委研究决定,我被任命为阵管连第一任连长。当时,连队接管阵地后,就是要在短时间内,对坑道内部进行全面装修和对新设备的熟练操控。这项工作,还牵动着二炮司令员杨国梁将军的心。1997年夏季的一天,杨司令在视察我们连时,紧紧握着我的手说:“要把连队伙食搞好,新装备,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细细钻研,大胆、谨慎操作。”司令员的殷切希望,大大地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当年阵地就达到了技术要求。这一年,全连战士不甘落后,每一个人都在默默地努力着、奉献着,年终,连队集体三等功的牌匾挂在了荣誉室。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现在,当年的战友都回到了地方工作,部队也已移防到别处。可是,令我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却时常出现在我的梦里,她已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曾多次一人或结伴重回故地探望,去寻找那青春的记忆。昔日的军营,我怀念你!
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