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08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A09:副刊/银潮
2022年08月04日

万绥懊恼桥

□ 郑国强

懊恼桥,在齐梁故里,我的故乡,原武进万绥乡街镇东南方向500多米处的严庄巷自然村前,是南京通上海、从万绥到常州必须经过的一条“五马”大道上的一座古石板桥。我小时候还看到,桥面是由3块大小不等的青石铺成的。每块青石长约4米,中间一块大些,有将近1米宽,两边的小些,大约60厘米宽;每块桥面厚30厘米左右;桥是南北走向,桥面南北倾斜,东南面高,西北面低……

严庄巷四面环水。我小时候进出村庄还只有几处通道:北面、南面、西面各是一座小桥,东面进出是一座坝,坝的下面有个大“涵洞”,东南面就是懊恼桥……

我小时候经常经过这座桥。记得这座桥的两边各是一条小河,桥东面的小河是从距离我们严庄巷东南面一公里多的良巷里流过来的,桥西面的小河则是从我们村南面的小蔡家庄流过来的,从东南面流过来的水,经过这座桥,流到桥西,然后再往西,流入浦河,最后流入长江,流向黄海……

在上世纪70年代,“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格田成方、挑高填低时,懊恼桥两边的小河道被填没了。这样,把这座懊恼桥也湮没了。前几年,我回老家还专门去这个地方看看,现在桥的上面已经覆盖了一层厚厚的泥土。我80多岁的大哥还说要叫人把桥面上和桥底下的土挖掉,让懊恼桥再显露出来。

至于这座桥是什么时候建造的,是谁建造的,我查过一些资料,没有找到。可是查到了这座桥的这个名字,和一个神秘的传说有关。

这个传说与梁朝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有关。他原来是南齐的官员,南齐中兴二年(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萧衍,四月,萧衍正式在都城(今南京)的南郊祭告天地,登坛接受百官跪拜朝贺,建立梁朝。萧衍在位时间达48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前期任用陶弘景,在位颇有政绩,在位晚年爆发“侯景之乱”,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死于台城,享年86岁,葬于修陵,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

萧衍登基做皇帝后,想在故乡(今万绥)建造一座九龙殿,作为他东巡和回老家祭祖的行宫。可是,他又不放心下面的臣子们去办,怕选址不当,破坏了家乡的龙脉风水,影响他当皇帝。

后来,他亲自选择了吉日良辰,和一班臣子,从建康(今南京)乘舟东渡,浩浩荡荡顺江而下,来到黄山(今孟河小黄山)脚下,上岸登高,只见江水滚滚东流,江边山峦起伏,山上树木葱郁,山水风光融为一体。他看了以后喜上眉梢,非常高兴。特别是看见山地形状,远处的八个小山丘,大有八龙嬉水之势,顿时觉得临江建造“九龙殿”,真是美中之美……可他转念一想,不对啊,我要建造的是“九龙殿”,不还少一龙吗?他大为扫兴,就带领大家策马驰行,前往他的祖地万绥而去。骑行到万绥严庄巷村东南的一座青石桥上,突然想起,我身为皇帝,本是龙躯,我自己不是一条龙吗?但他不愿在臣子面前暴露自己的愚笨,只是连呼:“懊恼!懊恼!”他还下马用脚在桥头连蹬了数脚,竟然把桥西北面蹬斜了……

后来,细心的人们走到这座桥前,发现这座桥已经是一头高一头低,而且后人也没有谁敢改变,因为是皇帝开口封的,也因此就出名了。现在桥已掩埋在地表下了,但“懊恼桥”桥名仍然印在当地人的脑海里……

据说,梁武帝萧衍回建康后,传旨万绥智宝寺的德公禅师,在小黄山督造九龙寺,以示皇帝说话是金口的威严和弥补九龙殿的失策。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