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08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2年08月04日

灵秀赤峰声名远扬 旅游产业蓬勃向好

□记者 于红璇

沙漠、骆驼、草原、湖泊……在翁牛特旗玉龙沙湖景区内,不少游客在享受当地特有的景色。进入夏季,草原迎来旅游旺季,随着疫情形势好转,同时叠加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市旅游市场持续回暖。

“我们来到赤峰第五天了,玩得非常开心,今天还体验了沙漠越野,很刺激。”来自广州的游客傅俊波告诉记者。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旅游累计接待人数604.9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7.13亿元。

市委、市政府站高谋远,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在规划引领、统筹战略布局的基础上,不断加大旅游道路、旅游资源等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与融合。围绕建设国家特色文化旅游和生态休闲度假基地目标,精准定位、区域带动,构建“一线一环一带”文旅产业新格局。整合克旗、翁旗草原和大漠资源,打造草原观光、大漠探险主题草原自驾旅游线;串联喀旗、宁城等地区的山水田园资源,打造服务中心城区百万人口的生态休闲、康养度假环;整合敖汉、左旗等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以文化体验为特色的世界级历史文化旅游带。

“在赤峰,我们不仅能欣赏到文冠花、杜鹃花等花海,还能体验到草原、湖泊、沙漠、怪石等景色,一个接一个的文旅活动让人目不暇接。现在远途旅游不太方便,这种微度假、微旅游非常流行。”来自红山区的旅游爱好者张女士说。

乌兰牧骑走基层公益惠民演出、红色电影展、民乐表演、“赤诚峰味”特色展……全市立足文旅资源特色,结合季节、民俗、传统节日等要素,为游客和市民带去了一次又一次的文旅新体验。

文艺创作好戏连台,公共服务效能不断提升。围绕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聚焦伟大建党精神及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等主题,全面启动“学创演”活动,新创作主题文艺作品19个。推出《玉龙街九号》《热土》《忠诚》等一批优秀舞台艺术精品;排演《庆祝党的二十大》《同心曲·草原情》等专场文艺晚会;打造《乌兰牧骑记忆》《一步万年》等大型文旅演艺产品,推出《铁蹄马》《顶碗舞》等大型实景演艺剧目;组织“送欢乐、送文明”“百团千场下基层”等文化惠民活动350场。

今年上半年,赤峰书画小品巡回展各旗县区巡展20天,图书馆全民阅读累计举办活动56场,惠及读者1.3万余人,各地围绕端午节精心策划展览展示、经典诵读、书画作品展等各类活动39场。“赤峰非遗”在年初“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活动中,浏览量和点赞量位居全国前列,受到国家文旅部通报表扬。

从冬至夏,赤峰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在众多精彩纷呈文旅活动的加持下,带给市民和游客连台好戏。活动成功举办的背后,除了策划能力和各单位、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还有强强联合的宣传推介。上半年,拍摄《魅力赤峰》《辉煌足迹》文旅纪录片、宣传片,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广泛宣传。整合全市174场文旅节庆和赛事活动,推出“四季游”活动品牌。端午假日期间推出20余场各具特色的“文旅大餐”,全市18家景区推出首道门票免费、打折政策,同时“畅游赤峰”微信小程序、赤峰旅游旗舰店PC端和APP均上线运营,活跃了假日旅游市场。

如今,全市温泉康养、高山滑雪、低空飞行、沙漠越野等新业态蓬勃兴起,一张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旅游名片被越来越多的游客熟知。

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合理有效的市场监管。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市全面推行使用“互联网+监管”系统、部门协同监管平台和社会信用公示系统,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等方式开展市场检查活动8次。根据疫情形势,及时发布公共文化机构、剧院、旅游景区等开放指南,推出预约、错峰、限量等针对性举措,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上半年,全市文旅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建设国家特色文化旅游和生态休闲度假基地为引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推动各项重点工作取得了实效。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