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08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综合新闻
2022年08月12日

从孩子成为“手机控”想到的

高晶

时值暑假,广场上聚了不少孩子,小到蹒跚学步的小儿大到初高中生,本以为“狼多肉少”得争抢篮球场单双杠秋千架,吊诡的是几乎每个孩子捧着一个手机,心无旁骛,眼神专注,手指灵动,嘴里嘟哝,时不时还拍下脑袋顿下脚,发出一阵魔性的笑声,要么游戏聊天,要么抖音快手,而身边的家长却不以为意,熟视无睹,没有劝阻。手机使用的低龄化、成瘾化,无外乎有的家长是烦孩子吵闹,拿手机哄孩子,躲一时轻闲;有的家长是在孩子使用手机之初,没有及时教育和制止,以致沉迷后想管无力。

也许,话说的有些严肃,但事儿却不能不让人隐忧。暂且不说影响价值观、人生观,单单就说“一机在手,天长地久”的沉迷成瘾就让人一看惊心,细思极恐。

当一群孩子聚在一起却封闭在自己的世界;当一群孩子聚在一起却不再打篮球捉迷藏你追我跑;当非学龄的孩子开始模仿和迷恋短视频,而不是伙伴和玩闹;当学龄的孩子讲起道理的源点变为抖音快手,而不是书本和事实;当所有的孩子沦为游戏的瘾者、短视频的围观者,这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以表情包为特点的微信,以高频刺激为特点的游戏,以精彩无需等待为特点的短视频不断切割着孩子的注意力,使其耽溺深陷,无法自拔,体质变弱,视力变差,疏离亲友,孤僻冷漠,浑浑噩噩,无心学习,躺平佛系……

必须承认,这些东西刚刚看的时候,是很有趣,但是当你玩累了,关上手机屏幕,迎接你的就是空虚,你的时间正被它一点点榨干,然后接踵而至的是缺少时间的焦虑和颓废,逐渐陷入死循环。另外,当孩子关注无底线恶搞的目光高过事件本身的逻辑,而逻辑的退步恰恰是思想的深渊,情感的荒原;当孩子的大脑长期攀越高刺激阈值,习惯了轻而易举获得大量愉悦感,他们就会慢慢对愉悦感脱敏,久而久之,这种强度的愉悦感已经满足不了,他们就会需要更高强度、更持续、更深入的刺激。相对而言,愉悦感更少、付出更高的行为——学习、阅读、思考,自然也就兴趣缺缺。

《娱乐至死》里那句名言一直在耳畔回响:那些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憎恨的,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所有娱乐观念的输出永远是针对我们思维的舒适区,无论是被发明的故事,还是被追捧的游戏,无论是被打动的情感,还是被引爆的笑点,都不过是“流量”的一台“印钞机”,它们不能引领你,只会麻醉你。在认知的舒适区里乐不思蜀,会忘记成长的努力和自律,成才的向往和渴盼,玩伴的必要和珍贵,世界的多元和宽广……而真正的学习和成长永远是家人的护持朋友的陪伴,自己的自觉师长的监管,痛苦的自我蜕变、辛苦的逆流而上。

我不否认娱乐的重要,反而觉得娱乐很必要,但我们不需要过度的娱乐、庸俗的娱乐、毁人的娱乐。娱乐的方式有很多,大球小球堆沙子、溜冰画画玩泥巴,无论如何不该是王者吃鸡狼人杀、抖音快手刷热点。我们需要娱乐来获得短暂的兴奋,同样更需要学习来修复荒芜的精神,瞬时的快乐能让我们从疲惫失落中恢复元气,学习的力量则让我们在思考领悟中充实人生。

回过头来看:娱乐是什么?娱乐不过是对生活的调剂;故事是什么?故事是我们生命质感的世俗表达;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教会我们怎样更好地生活。也许我们无法定义什么是好的教育,但谁都能辨别不好的教育,而不好的教育必将为“至死的娱乐”提供潮流和培养拥趸。我们必须警惕!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