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菖蒲与蒲草
□ 戚思翠
菖蒲与蒲草,对我而言,了如指掌,熟似玩伴。
儿时,屋后有个大藕塘,四周长满绿植,菖蒲与蒲草都占一席之地。菖蒲矮矮地蹲在塘边,似一群浅绿美少。蒲草高高地直立塘中,像一群军绿哨兵。后读书知,菖蒲竟与兰、菊、水仙并称为“花草四雅”,这,确实令我大吃一惊!再见到它们时,头都不大敢抬!这就好比乡村野伢“摇身一变”成了皇宫太子,让人生疏,敬而远之。
原来,菖蒲是水上隐士。《诗经》里“有美一人”就指的它。而《本草·菖蒲》亦载:“尧时天降精于庭为韭,感百阴之气为菖蒲,故曰:尧韭。方士隐为水剑,因叶形也。”可见,菖蒲之雅。
菖蒲,乃天南星科,蒲类之昌盛者。李时珍将菖蒲分为泥菖蒲、水菖蒲、石菖蒲等品种。古人莳养菖蒲方式绝妙:“以砂栽之,至春剪洗,愈剪愈细,甚者根长二三分,叶长寸许。”苏轼对菖蒲更是情有独钟,说菖蒲“濯去泥土,渍以清水,置盆中可数年不枯。虽不甚茂,而节叶坚瘦,根须连络,苍然于几案间,久而益可喜也”。29岁的他,于山中首次见到一株野生石菖蒲,如他乡遇故知而着迷,为其捡石蓄水,最终成为了蒲痴。
浅绿明净的菖蒲,于暖风中摇曳,沙沙地剑叶摩擦,隐隐散发着一股清香,撩拨出《诗经》里的佳句:“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临水而立的小女子,蒲香萦绕,荷叶田田,浣花洗剑,斩不断相思人的思念。而目不识丁的母亲对我说:“菖蒲叫‘水剑’,艾与菖蒲是张天师的坐骑和宝剑呢,它们能驱赶妖魔鬼怪,好让屈大夫‘吃上’粽子。”端午清早,母亲便到屋后荷塘“请”来艾与菖蒲,插在门檐上。
菖蒲矮小,一米高,有香气,叶形似剑,端庄秀丽,却有一种倔强的神韵。蒲草高瘦,有两米,又叫香蒲,却不香,叶细长,呈半椭圆形,内空,却挺拔柔韧。秋后,可采来编蒲席、蒲包、蒲鞋等。除了可编织蒲制品,嫩芽或嫩根茎还是一道美味,称蒲菜。而“蒲榔头”(蒲棒)夏天可熏蚊。菖蒲花穗呈黄绿色,圆柱形,长于基部,直立或斜向上生长;蒲草花穗为单性,成狭长穗状,灰褐色,长于植株中部,雄花集生上方,雌花集生下方。蒲草爱与芦苇生长在一起,称“蒲苇”。《孔雀东南飞》:“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菖蒲与蒲草,是截然不同的水生植物。但总有人认为:菖蒲就是蒲草。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