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08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专题
2022年08月19日

民族团结之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花常开长盛

——赤峰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纪实

赤峰玉龙之声老年音乐协会在王府社区举办活动。


开笔礼活动现场。


乌兰敖都嘎查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民族融合小课桌活动。


民族团结教育从娃娃抓起。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社区暨城市乌兰牧骑展演。

(本版照片由市民委提供)


记者 王欣然

广阔的草原、巍峨的山川,在这片9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汉族、蒙古族、满族、回族等46个民族的403万赤峰儿女胼首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夏家店文化、契丹辽文化等文化瑰宝,共同熔铸了各民族血脉相连、生死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创新发展积淀了深厚基因。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内蒙古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贡献了赤峰力量。

夯实社会基础,共建温馨大家庭

8月14日,记者走进松山区兴安街道临潢家园社区,在社区“民族融合之家”活动室,蒙汉双语书法班的几位老师在为社区群众讲解书法的起势和落笔。三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来到临潢家园社区,“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着力促进社区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积极营造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氛围,努力打造各族居民温馨和谐大家庭。”社区党总支书记吴晓华对记者说。

临潢家园社区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之一。目前,我市共培育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7个、自治区级60个、市级602个,共有323个“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488名“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2个“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79名“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2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市政府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代表,受到国务院表彰。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坚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加强顶层设计,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全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在赤峰市第八次党代会上,提出了“更加科学、精准、有效地做好民族领域各项工作,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贯穿到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的明确要求。

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这里时指出:“社区是各族群众共同的家,民族团结一家亲。要把社区打造成为各族群众守望相助的大家庭”。我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把民族工作的重心下沉到乡镇苏木街道、嘎查村社区,积极搭建各民族沟通桥梁,积极探索“一家亲民族团结进步党建联合体”和“城市民族综合服务体”工作模式,打造“一站式”为民服务模式,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实现了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夯实经济基础,共筑绿色富足新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曾充满深情地嘱托全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我市始终深入贯彻 “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发展战略定位,立足赤峰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日前,记者走进翁牛特旗乌兰敖都嘎查,一片沃土良田尽收眼底。曾经的乌兰敖都是一个沙化严重、生存环境恶劣的地方。“现在乌兰敖都的农牧民念起了‘致富经’,各族群众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经济发展有了新起色,居住环境也有了新提升,这都是紧随党的脚步、紧跟时代步伐的真实写照。”乌兰敖都嘎查党支部书记苏和巴特尔说起农牧民如今的生活,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乌兰敖都嘎查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抓手,采取“以路治沙”新模式,发展舍饲畜牧业,整合周边嘎查、合作社、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资源和力量,跨界跨区域,通过村社共建、联动链接,实现了从“相加”到“相融”再到“引领”的递进,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乌兰敖都的致富之路是我市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我市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精准发力,下好“绣花”功夫,依靠各民族群众的智慧,着力培育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地区特色优势资源,增强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走出了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十三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6%,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6.7%和9.3%;实施农村牧区基础设施项目26个、促进民族地区产业发展项目164个,扶持有发展潜力的农牧业专业合作社100余家,全市46.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个国贫县、2个区贫县全部摘帽。

夯实思想基础,共奏民族团结曲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我们必须要扎根基层,跟人民群众待在一起,从中获得创作灵感,用乌兰牧骑的方式呈现在舞台上,为人民群众服务。”翁牛特旗乌兰牧骑队长吴恩说。如今的翁牛特旗乌兰牧骑已走进了城市、走入了社区、走向了居民,紧密地将自身与社区群众性文艺团体——“城市乌兰牧骑小分队”进行融合,进一步发挥乌兰牧骑“演出、宣传、辅导、服务”等职能。

这只是我市乌兰牧骑把“红色文艺轻骑兵”精神层层延伸到各个地区的一个缩影。我市打造了“城市乌兰牧骑”工作品牌和28个“城市民族工作示范社区”,通过开展“我们的节日”、邻里节、“微活动”,引导带动社区居民牢固树立各民族亲如一家的思想意识,着力把社区打造成各民族共事共乐共居共学的温暖大家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近年来,我市把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基础,精心呵护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加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立健全常态化教育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加大社会宣传教育力度,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体系,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赤峰历史悠久,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一直以来,我市大力支持和扶持《格萨(斯)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创作了《良心》《忠诚》《牧民永远歌唱中国共产党》等一大批红色文艺经典作品,成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典范。举办了“中华一家亲·巴林草原情——海峡两岸各民族欢度赤峰那达慕”和“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海峡两岸民族文化交流暨第十二届固伦淑慧公主文化节等活动,巴林右旗被国家民委命名为“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与合作基地”。

除了树立和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我市还不断增进各民族少年儿童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印发了《赤峰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导则(试行)》《赤峰市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整改行动。记者在赤峰市回民实验小学看到,学校开设了京剧、篆刻、版画、武术、国画、剪纸等传统文化传承课程,学生们在老师的帮助下,精心完成各项手工作品。“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让我对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想通过自己的画笔,让更多的小朋友看见我们灿烂多彩的民族文化。”学生任天琪自豪地说。如今,我市各所学校通过开设传统文化传承课程,让学生更广泛地吸收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美德,不断夯实少年儿童的民族团结根基,提升文化品位,丰富文化内涵,增进文化认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要认真总结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促进民族团结融合,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赤峰各族儿女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迈着激昂的步伐,奏响民族团结曲,意气风发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赤峰篇章。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