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08月3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七版:松州
2022年08月31日

振聋发聩:红山文化印象之八千年粟

小米和碳化粟

图片来源网络

□ 王升

中国传统文化中,称国家为“社稷”,有江山社稷之说。“社”古代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礼。“稷”古代指百谷之长,因此帝王奉祀为谷神。《本草纲目》记载:黍乃稷之,黏者。《尔雅·释草》注为:稷,粟也。粟,即谷子,脱壳后称小米。可见粟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且有着重要的地位。

考古的三大课题是探索人类起源、农业起源和文明起源。敖汉旗历史悠久,地处燕山山脉努鲁尔虎山北麓,科尔沁沙地南缘,山坡地较多,北部丘陵起伏,小块平原较为开阔。据《明史》记载,敖汉曾是“沙柳浩瀚,柠条遍地,鹿鸣呦呦,黑林生风”之地。因此,敖汉旗是探索农业起源和文明起源较为理想的地方。2001—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文化中期兴隆沟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揭露房址约37 座,居室墓葬 26 座,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玉器等一大批珍贵文物及文物标本。在对编号 F31堆积层内和居住面上的土样浮选后,发现了大约 1500多粒炭化粟。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赵志军将这些炭化粟和其他地方发现的炭化粟进行了比对,结果发现,兴隆沟的小米比陕西鱼化寨要早几百年,同时,与其他遗址的小米相比,兴隆沟小米形态更为完善。

之后,这一结论也经美国哈佛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实验室进一步验证,经碳14鉴定后认为这些谷物距今7700—8000年,是我国北方最早的小米种子,比中欧地区发现的谷子早2700年。由此说明,兴隆沟遗址出土的小米应该是独立起源的小米,西辽河流域应该是小米的起源地之一。

作为我国重要的植物考古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主任赵志军通过实验室的分类和植物种属鉴定,发现兴隆沟遗址出土的粟,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所发现的最早的小米遗存,不论是年代还是种属鉴定都确定无误。而这些炭化粟在形态特征上所表现出的原始特性,揭示这些谷物很可能是当地栽培而成的。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助理教授刘歆益认为,根据糜子在驯化过程中失去自动脱粒功能这一驯化特征,对自公元前10000 年—公元600年的一系列标本进行系统的梳理研究,发现小米从野生向人工种植的驯化过程是非常漫长的,并非短期内发生的突变;从小米籽粒脱离层的性状可以确定,小米尚未脱离野生祖本,至今依然处于驯化进程当中。

赵志军认为,栽培作物的出现是环境、植物和人三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西辽河上游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了地貌环境的多样性和脆弱性,在不足10万平方千米的狭小区域内集中了山地、河谷、草原、荒漠、黄土丘陵等一系列截然不同的地貌景观。这些特点不仅为小米野生祖本的广泛分布和进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并进一步增强了它们单株种子多产的进化趋向,同时也对人类行为的改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这种特殊的生态环境的影响下,人类的行为和植物的特性同时发生变化,在环境的继续影响下和改变后的人类行为的作用下,小米的野生祖本逐步地进化成为栽培作物。敖汉兴隆沟遗址关于北方旱作农业起源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证明,北方旱作农业起源是一个非常缓慢且不断变化的过程。赵志军认为,作为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地,敖汉考古显示了一个重要现象,即农业发展每两千年实现一次飞跃。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国祥长期在敖汉考古一线工作。他说:“长期以来,考古界对南方稻作文明有深入研究,而对北方旱作农业鲜少关注。事实上,旱作农业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的贡献,有必要加强旱作农业系统的保护与延续。”借助兴隆沟人、动物和植物的稳定同位素数值的分析,考古专家发现小米在稍晚的兴隆洼文化时期就已成为当地居民的主食。由此推断,虽然那时人们的食物来源仍主要依靠狩猎和采集,但原始的农业经济已经开始萌芽,炭化粟的发现也证实了距今近8000年前古人已经学会种植小米来食用了。兴隆沟遗址因此被学术界定为横跨整个欧亚大陆的旱作农业起源地。2012年8月,敖汉旗旱作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02年,敖汉旗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环境500佳”环境奖。2012年8月,敖汉旗旱作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敖汉享有“世界粟黍发源地”“中国小米之乡”“中国最大的优质谷子生产基地”之美誉。敖汉小米米色清新、品质纯正,属米中之上品,其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均比普通小米高,也高于大米、面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丰富而比例协调,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的含量较丰富。

考古证实敖汉是旱作农业起源的重要遗产地。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马丁·琼斯领衔的课题组研究发现,欧洲的小米应该是从东南亚通过欧亚草原通道传播过去的,考虑到兴隆沟遗址所处位置,其有可能是小米向欧洲传播的起始点。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国祥所说,旱作农业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的贡献,因此, 我们有必要加强旱作农业系统的保护与延续。 (五)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