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09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专版
2022年09月28日

十年育人路 百年桃李香

宁海教育从“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目标稳步迈进

2019年投入使用的西店镇观澜幼儿园

2020年宁海学子参加“疫情下的高考”

二职高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学生参加实训

宁波市名校长吴盈波与学生一起探索科技

梅林第二小学“互联网+”教学现场

香岩小学的学生正在体验劳动教育课程

2021年投入使用的海亮宁海公学

 

办学规模由小到大,教学设施由简到优,校园环境由差到美,教育质量由低到高……十年砥砺奋进,宁海教育用一组组靓丽数据、一个个创新突破、一项项丰硕成果,从“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目标稳步迈进。

从“砖瓦房”到“标准教学楼”  最好的资源要留给孩子

“现在,学校不仅有结构漂亮、设施先进的教学楼,还有科学实验室、艺术活动室以及专业的授课教师。”走进回浦小学,看着窗明几净的教学大楼,配备齐全的教学设施,在教育战线上干了大半辈子的潘善飞总是感慨万千。从过去“上学难”到现在“有学上”“上好学”,他亲历和见证了回浦小学基础设施建设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潘老师的记忆中,“老房子、旧桌子”是回浦小学最初的模样。“当时,同学们上课的教室都非常紧张,操场很简陋,学生除了上课,也没有特别的活动,现在学校开设了管乐、陶艺等各个社团,还请了专业的老师,这在十年前根本无法想象。”

从老房子、小操场到高标准教学楼、塑胶运动场;从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到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回浦小学的华丽“蜕变”,正是宁海教育事业扩容提质、健康发展的生动写照。如今,在宁海,最美的建筑在校园,最美的风景是学校。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海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作为最大民生工程。2019年成立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进一步加大政府的教育投入。从2012年到2021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共142.50亿元,年均增长约10.74%。自2012年以来,宁海县投入40余亿元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50多所,新增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新增学位约3万个。大量资金的投入并不只意味着硬件的提升,我县还从“互联网+平台”“数字化+管理”“智慧化+校园”发力,着力建构局校一体智慧教育新生态,先后投入9000多万元,实现山区、海岛等偏远地区教育网络全覆盖,安装8000多个视频监控摄像头,让数字化赋能宁海教育更快地实现现代化。

从“新教师”到“名师”  教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

“陈老师很牛,教科学特有意思。”“我的科学成绩提高很快,陈老师功不可没。”在黄坛镇初级中学,记者见到了很“牛”的陈菲菲老师,她告诉记者,担任初中科学教学工作14年来,她参与县教育部门组织的苗子工程、名师带徒、名师培养对象高级研修班等系列培训。扎实的培训为她赢得了“2022年宁波市骨干教师”的称号,她执教的《电路》在教育部“一师一优、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获得部级“优课”;她的创新实验获得宁波市一等奖……

“学生择校,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选择更好的老师。要实现教育质量提升,必须立足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十年,我县秉承“教育兴、人才兴”的教育发展理念全力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队伍。针对新教师,我县从2012年开始探索“新教师顶岗培养”机制,加快新教师成长速度。另外,新教师还可以通过“三年成长工程”,沿着“新手、苗子、骨干、名师”的路径实现个人成长。在名优教师打造方面,我县教育系统创新打造名师培育引领平台。组建17个名师、名校长、创新实践工作室,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各级获奖课题每年可达150余项,出版了10本教育专著。

截至目前,我县成功培养出市级以上名优教师108人,其中浙江省特级教师7人,宁波市名教师(含专业首席、班主任、校长)27人,市学科骨干教师(优秀双师型、班主任、校长)74人。更涌现出了“最美摆渡人”张翎飞、“最美浙江人”梅建芳、“最美班主任”俞春菲等优秀教师代表。

从“单枪匹马”到“教育共同体”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了新平台

开学不久,马岙小学的师生们上了一堂特别的课。在一间布满现代通信设备的教室里,40公里之外的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实验校区的名师通过网络视频系统,观摩并点评了教师的上课情况。“有了网络视频系统,不出校门就能得到名师的指点。”马岙小学教师高兴地说。

十年前,实验校区和马岙小学成为教育系统“城乡网络教研同盟”的首批结对成员,得益于我县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这一创新举措,马岙小学教师不用离开学校就能异地参加实验校区老师高水准的教研活动,两校老师之间还可以运用QQ、博客等网络技术经常性地开展异地教学研讨,共同促进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

直面教育均衡化的热点、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我县花大力气提升薄弱乡镇中心校的办学水平,从2009年开始,相继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目前,已成功组建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28对56所,全县1/3(7所)初中加入城乡教育共同体,预计2022年底前可以实现全覆盖。“借助教育共同体,我们实现了教学统一管理,资源统一支配,存在的薄弱环节得到了重点帮扶,中考成绩提升明显。”深甽中学校长梅宁宁说。

梅校长的体会正是全县教育质量均衡的有力印证。这不仅让宁海家长感受到“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也让全县教学成绩稳步提升。高考成绩特殊控制线以上人数连续8年保持在650人以上,2022年再创新高,上线人数728人,突破700人大关,创历史最佳。

从“模式单一”到“特色鲜明”  快乐健康成长是基本的追求

放学铃声一响,金桥小学的学生并没有第一时间回家,而是纷纷奔向综合教学楼、操场或社团教室,绘画、舞蹈、下棋……校园里四处充盈着歌声与欢笑声。这是我县贯彻落实“双减”工作、全面加强素质教育,主动思考,主动创新,为学生减负的场景之一。十年来,我县始终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整合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在玩乐中学习。“孩子现在在学校就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还有各种素质托管班,学习和文化素养共同提高,几乎不需要家长操心。”学生家长廖女士为丰富的课外服务点赞。

城东实验小学学生作品,在省、市青少年科技活动中频频获奖;力洋镇中心小学将“山后武术”引入校园,建立武术训练“2+1”模式;前童镇中心小学开创布贴画、舞狮课程;强蛟镇小学、初中女子足球队多次斩获浙江省校园足球联赛等重量级比赛的桂冠……“五育”并举发展学生素质的理念倡导下,各学校广泛开展校园体育艺术活动、劳动教育课等,充分发挥体育劳动育人的综合功能。

此外,我县深入实施包含“法治思品导航、美好心灵护航、关心关爱助航”三项教育在内的“三航”工程,做好特殊群体学生排查、建档和干预工作;广泛开展品牌内涵提升工程,共有40所中小学校创成宁波市文明校园、建成2个省级劳动实践基地、14个市级示范学校(基地)、市级示范性资源教室11个、市级标准化资源教室21个……

从“费时费力”到“方便省心”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永恒的追求

让招生信息“晒”在阳光下,确保招生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今年初中新生入学网上注册报名,网上审核,程序公开透明,小孩入学方便多了。”日前,家长陈女士高兴地告诉记者,当初孩子入读小学时,需要在城区招生办排队填写基本材料,本以为初中报名也要耽误半天时间,没想到,动动手指就完成了相关程序。给陈女士带来方便体验的正是我县2021年落实公民上学“一件事”的相关改革。

教育部门介绍,公民上学“一件事”改革包含入学、入园、中考优待、高考优待三类共15个事项。秉着力求“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目标,县教育部门转变原先线下交材料报名、跑多部门办事的方式,实现全程线上联办。利用宁波市教育局统建的报名管理平台,2021年,学前教育阳光招生改革全面开启,目前,我县已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幼儿园儿童入园网上报名,打造了良好教育生态。

另外,2021年县教育部门深入贯彻“双减”政策,全面实施作业改革、提供课后服务,义务段学校托管全覆盖。“双减”工作开展以来,县教育部门还以“规范一批、整治一批、关停一批”的总体要求,严格整治校外培训机构,集中解决了一批涉及培训机构监管的难点、痛点问题,集中查处了一批无证办学的校外培训机构,进一步规范了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

站位新起点,展望新征程。县教育部门将持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教育优质资源供给,努力营造更加公平的教育环境,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