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石门十三品”
□ 刘嘉
赖瑞和教授在《杜甫的五城》里写他游历汉中,留有以下文字:“第二天一早,打听之下,才知道褒斜道南端那历史上有名的石门,已经被褒河水库的大水淹没了。至于褒斜石门那汉魏十三品摩崖石刻,则在70年代修建这座水库时,全迁移到汉中市博物馆去复原展出了。那么庞巨的石头,一块块的从崖上切割下来,再搬到博物馆去……摩崖石刻一离开它的天然环境,就不成其为摩崖了。如今立在博物馆的玻璃柜后,好比动物园里头的狮子,气势立刻大减。”
赖教授在文章里,没有交代他具体去汉中的时间,但根据上下文推测,应该在1990年左右。那时的汉中市博物馆比较破旧,的确如教授所说,“摩崖石刻一离开它的天然环境,就不成其为摩崖了。如今立在博物馆的玻璃柜后,好比动物园里头的狮子,气势立刻大减。”但也不尽然,比如据说是曹操所书的汉隶“衮雪”,千年之后,依然个性张扬、气势恢宏。
曹操曾经两次征讨汉中,一胜一负,最终将汉中拱手出让给了刘备。“衮雪”这两个字,应该是曹操在得胜的那次书写的,据说,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征张鲁大军驻兵汉中褒谷口,作为政治家的曹操,释放了诗人与书法家天性,他见褒河流水汹涌而下,撞石飞花,遂横槊赋诗,不,赋字——提笔写下“衮雪”二字。随从提醒他:“丞相,衮字尚缺水三点”,曹操抚掌大笑曰:“一河流水,岂缺水乎!”胜利者自然有狂妄的资本,比如他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挥鞭所指,皆为吾土,能不志得意满乎?
褒斜栈道是汉中通往长安的通道之一。石门是褒斜栈道南端的一段隧道,系东汉永平年间所开,并将隧道开通的过程以文字的形式刻于山崖之上。在东西两壁及褒河两岸悬崖上,凿有汉魏以来文人骚客大量题咏和记事。仅石门内壁就留石刻34件,连同石门南北山崖和河石上的石刻,总数达104件。石门这些石刻,是珍贵的石头书,特别是汉魏石刻,属国内珍稀之物。所谓的十三品,包括汉刻八品、曹魏和北魏摩崖各一品、南宋刻隶书三品。20世纪70年代初,因根治褒河,在石门所处峡谷修建水库,国家将石门洞及这些精选出的主要石刻计17方凿迁移至汉中市博物馆。后将石刻复原,专列一室保存,陈列室取名“石门十三品陈列馆”。这13款摩崖石刻书法作品,被称为“石门十三品”。
差不多在赖瑞和入汉中期间,我特地去博物馆观摩过,手抄了一份目录,分别是:一品《石门》碑,二品《畜君开通褒斜道》摩崖,三品《畜君碑释文》摩崖,四品《李君表》摩崖,五品《石门颂》摩崖,六品《杨淮表记》摩崖,七品《玉盆》摩崖,八品《石虎》摩崖,九品《衮雪》摩崖,十品《李苞通阁道》摩崖,十一品《潘宗伯、韩仲元》摩崖,十二品《石门铭》摩崖,十三品《重修山河堰》摩崖。何以如此痴情?是因为我有一个情结,这个情结折磨了我很久。
我初高中在南阳下属的小县城读书,那里是书法之乡,夸张点讲,引车卖浆者皆能书法,何况政治老师的一笔行书、物理老师的一笔魏碑、英语老师的一笔仿英文花体、化学老师的一笔瘦金体,都曾让我赞叹不已。老师尚且如此,学生岂能落伍?于是我也开始了练书法、品尚书法之旅。然而现在看来,冥冥之中,一切皆有定数,我最终练了个四不像!有人恭维我说,你这字叫“娃娃体”,唉,用陕西话来说——羞先人啦!
康南海一直推崇石门摩崖,曾把古代著名石刻分为六等:一曰神品,二曰妙品,三曰高品,四曰精品,五曰逸品,六曰能品。在神品中仅列三石,《石门铭》就居其一。我想,对于我来说,很多古代石刻都已看不到原石,而《石门铭》还在,真是幸事!
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