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纪念第二十四届“世界水日”和第二十九届“中国水周”
长丰县水务局
今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四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九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16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就业”。我国纪念2016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每年这个时候,各地都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目的是增强人们的水忧患意识,牢固树立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观念。
一、认清县情水情,努力形成共识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的治水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水资源紧缺问题依然存在,尤其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加快推进,水资源受到了一定的污染,水环境受到了一些破坏,水生态修复任务艰巨,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县地处江淮分水岭,全县降雨量受地形及过渡性气候的影响,时空分布不均,多年平均降水量918毫米,水资源总量约4.48亿立方米,主要为湖泊、水库等地表水蓄量,因地处丘陵带,地形岗沟起伏,降水流失,入渗补给少等原因,地下水资源贫乏,人均可用水资源量不足500立方米,属于缺水地区。全县易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与人口、耕地、资源产业布局不相适应。同时,用水效率不高和节水意识不强的问题也较为突出,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水污染、水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二、基于县情水情,长丰水务人做了哪些工作
“十二五”期间,我县立足服务保障发展大局,突出水利建设重点,水利投资规模再创新高,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民生水利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有力保障了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水利事业呈现出建设加快、管理加强、改革深化、服务提升的良好态势。
紧抓防汛抗旱,建设安澜长丰。2013年、2015年,分别经受了大旱和大汛的考验,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主动作为,精心组织、科学调度,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有效保障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统筹规划建设,着力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十二五”期间,完成农村自来水入户近8万余户,学校通自来水20所,共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26.41万人,其中在校师生饮水不安全人口1.61万人,各级财政累计投入农饮工程建设资金达1.28亿元。
加快实施各类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改善和提升全县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十二五”期间,以病险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农村安全饮水、中小河流治理、灌区配套节水改造、小农水重点县建设等为重点,加强面上拦蓄水工程及渠道硬化工程建设等,水利设施改造共投入资金5.9亿元,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坚持节水优先,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到实处。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在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加以落实;切实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落实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强化取水许可审批和监管;加大水资源保护工作力度,强化水功能区管理,严格控制污水排放,切实保护县域内水资源不受污染。
三、新形势、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治水新思路
2012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国务院办公厅在此基础上印发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国办发〔2013〕2号)的通知。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治水发表重要论述,形成了新时期我国治水兴水的重要战略思想。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就保障水安全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2015年2月,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时指出,“保障水安全,关键要转变治水思路,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方针治水,统筹做好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
四、贯彻习总书记治水新思路,长丰水务人应当做什么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治水理念,统筹推进工程水利、民生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发展民生水利。着力解决好直接涉及群众生命安全、生活保障、生存发展、人居环境等方面的民生水利问题。妥善处理好水利基础产业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管理等手段,实现依法治水、科学管水。
坚持人水和谐,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长丰,需严格水污染纳污总量控制管理,严格河湖资源管理,防止河湖侵占和生态退化,加大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源治理及河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通过强化滁河、瓦东两干渠带生态修复,传承以“水”贯穿的城市空间文化特色,延续城市文脉。整合文化与景观资源,开发亲水性生态人文景观,保护和提升两干渠水系,打造延滁河干渠、瓦东干渠的文化长廊和生态景观和带。
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通过加强水权管理,逐步推行用水总量控制,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加快制定单位产品用水定额、行业用水效率等强制性考核指标,建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浪费;督促落实入河排污口管理,完善水污染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排污总量。
大兴农田水利,夯实农村水利基础。加快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不断夯实水利服务农业发展的基础;加快实施重大农业节水工程,着力发展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因地制宜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
加强节约保护,强化依法管水。严格落实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和取水许可管理工作,确保水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依法划定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确保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强化水功能区监督管理,,控制地下水开采量。严厉打击非法取水、违法设障、污染水体、侵占河湖水域岸线等行为,维护良好水事秩序。大力宣传节水和洁水观念,推动全社会形成关心水、亲近水、爱护水、节约水的良好风尚,凝聚全社会治水兴水合力。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