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03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松州
2023年03月29日

不落窠臼:红山文化之石器(上)


○王升

远古时期,人类行走在原野之上,为了生存,去采摘野果,去围猎野生动物,石头成了他们俯拾即是的天然工具,是上天赐予的法宝。随着生产生活能力的增强,人类开始打制更好用的石器,开始磨制更精美的石器。红山文化遗址中发掘出来的石器,是红山先民智慧的结晶,每一件石器都是人类不断进步的标志。来自远古的红山文化石雕人像,更是石器制作的艺术珍品,它们件件珍贵,古朴厚重、不落窠臼。

从西拉沐沦河到西辽河,是中国北方人类生活的重要区域。远古的历史文明, 昭示这里既有游牧地区,也有农耕场所。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方便拿起来使用的就是遍布于河流沿岸的石头。聪明的人类对石头进行加工,制作成更顺手更实用的工具,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石器自然就成为人类历史活动最早的见证。红山文化各个阶段使用的石器,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在形式上却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从旧石器时代走向新石器时代,走向了青铜文明,走进了有详细文字记载的历史与未来。

红山文化石器从整体上看,其特点有三个方面:第一,数量多。从发掘情况看,红山文化石器的数量远远超过了陶器。其原因一是石器使用量大,二是容易保存。第二,石器种类多而全。石器分为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细石器三类, 打制石器数量最多,主要有石磨盘、石磨棒、石锛、石耜等;磨制石器数量次之,主要有石矛、有肩石锄、石敲砸器等;细石器数量较少,主要有石镞、石核、尖状器、圆头刮削器、细长石片等。之所以称红山文化石器不落窠臼,就在于它的第三个特点,制作方法较先进。红山文化石器的制作方法多为打、磨并重。这样加工出来的石器,既可将器形磨制规整,又可将刃部打制得锋利。有些石器的做法就是先磨制出形状,再打修刃部,如三角形石镞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加工出来的。

一、小河西文化石器

小河西文化于1984年被发现,距今约8500—10000年前,是该地区确认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这一时期人类社会尚处于发展较低级的阶段,人们使用的工具主要是石器。从敖汉旗小河西遗址、榆树山遗址、西梁遗址出土的石器来看,其种类主要有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细石器。打制是制作石器的主要方式,砍砸器、盘状器、饼形器、石锄、垫石等都是打制石器,其中双肩亚腰形锄形器数量多,柄部较窄, 刃部宽大,或直或弧刃,主要用于翻土。磨制、压制、琢制等制作技术让石器更加精致一些。磨盘、磨棒、杵、臼等是磨制石器,用于加工谷物等石斧、石锛、石凿和骨柄石刃刀等,既需要打制,也需要磨制,制作较精细,用于砍伐、收割。

小河西文化时期,人类虽然仍在使用打制的方法制作石器, 但已转为更多、更广泛地使用磨制技术。从旧石器向新石器的转变,是人类发展历史上的重大技术革命,是人类社会大发展、大进步的标志。

二、兴隆洼文化石器

兴隆洼文化石器出土数量最多,主要出土于兴隆洼遗址、兴隆沟遗址、白音长汗遗址、南台子遗址和查海遗址。石器在兴隆洼出土的文物中所占比例高达 80%,共有6000多件,主要有石铲、石锄、石斧、石刀、石球、石磨盘、石磨棒、石片、石叶、石块、石核、石饼、凿形器等。

石器是兴隆洼文化的主要内涵之一,这一时期人类在制作石器时,已经开始重视石器质料的选择。从所发掘的石器分析,那时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制作石器主要使用了三大类石料:沉积岩类、变质岩、岩浆岩。石锄是兴隆洼文化时期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主要用来翻土,其厚度一般在 2-3 厘米之间,呈扁平状。石锄用量较大,消耗量大,选择的是变质岩中的板岩。这种岩石硬度中等,有韧性, 易于打磨,并且在耕作时较有力度,不易破碎。石磨盘、石磨棒是用来脱除谷壳、谷皮的工具,需要硬度高的石料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兴隆洼先民选用了沉积岩中的砂岩为原料,这类岩石结构粗、硬度高,在研磨谷物时非常牢固,不会脱落,且容易使谷物脱皮。石斧、石刀等选择了沉积岩中的细砂岩、黑色砂岩、角岩、熔岩和变质岩中的板岩,这类岩石密度大,制作出来的工具既有硬度,又相对锋利,冲击力较大。石球主要用来敲击物体或狩猎时打击目标,其直径一般 5-10厘米,主要选择沉积岩中的砂岩、粗砂岩及岩浆岩中的脉石英,这类岩石坚硬、粗糙、力度大。

兴隆洼文化石器的另一个特点是小巧精细。石片、石叶是用来刮和削的工具,石䃚是类似箭头的器物。这三类石器,既薄又锋利,体形小,从实物来看,其宽度一般在0.35-0.7厘米之间,长度一般在2-3厘米之间, 厚度一般在1-5厘米之间。总体看来,兴隆洼文化石器的制作,从选材到打磨都有明确的目的性,石器制作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为玉器制作奠定了基础。

三、赵宝沟文化石器

赵宝沟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形成于兴隆洼文化晚期并与其有一定的承继关系。在石器方面,赵宝沟文化是磨制石器与细石器共存,相比兴隆洼文化有所改进。

磨制石器主要有斧、耜、凿及环状器等,琢制石器主要有磨盘和磨棒等,压制石器有刮削器、石核和石片等。赵宝沟文化石器的制作更为精良,磨制石器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石斧和石耜。它们体形较大,石斧为长方形,两侧长边被磨成平面,从中部往四边渐薄,石刃较锋利;石耜整体扁平,其中半身被磨平,刃部呈尖状或呈圆尖状,较锋利。

最为奇特的一件石器是穿孔石钺,发现于小山遗址中编号为 F2 的房址中。该石器质料为凝灰碎质岩,长18.2厘米,最宽处5.5厘米,厚2.4厘米。通体被磨平,表面灰色,杂以黑斑。在顶端有一圆孔,直径为 0.7厘米,可装木柄。其中一面刻有人面像,纹痕细浅,面部轮廓较清楚,圆脸,眼睛、鼻子、嘴都清晰可见。刃部呈平钝状态,加之制作较精细,不像是生产工具。据推测,可能与远古时期的祭祀有关。

四、富河文化石器

富河文化是在内蒙古赤峰市北部发现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5300年左右,属于森林草原经济形态。富河文化主要分布在西拉沐沦河以北地区,是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中略晚于兴隆洼文化、与赵宝沟文化在某方面有相通之处的文化类型。

富河文化石器出土数量较多,仅富河沟门遗址就超过2700 件。石器有大型石器和细石器两类,石料均为就地取材的泥岩。无论大型石器还是细石器,其基本特点一是制作较精细,二是用途明确固定。种类主要有砍砸器、尖状器、锛、 凿、镞、锥、圆刮器、钻、尖状器、石核、石片等。砍砸器数量最多,在富河沟门遗址中约占四分之一。比较多的还有条形石片,一般长在6-8厘米,最长在13厘米,既可做进一步加工的半成品,又可以用作刮削和切割,有些是用作复合工具镶嵌的石刃。柳叶形石镞数量非常多,这是当时最基本的狩猎工具,较锋利的石叶作为刮削器,也有相当的数量,再加上精美的石刃骨刀,反映了那个时期常态的狩猎生活。 (十八)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