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命点灯的人
坐在我面前的第六届宁德市道德楷模——张筱红显得有些疲惫。她的大儿子金良棉肝又大出血了,情况非常危急。她一个人照顾了一夜都没合眼,早上又早早地从医院赶到家里,给她的女儿金灵灵喂饭、换尿包、翻身。
金灵灵是一个脑瘫儿,今年23岁了。她大约五个月大的时候,被亲生父母遗弃,筱红的丈夫捡回来,养了几个月发现异常。很多人都劝他,这样孩子她的父母都不要,你们也赶紧扔了,不然一辈子都苦。面对大家的劝告,筱红说:她也是一条生命。在筱红的坚持下,家里人也渐渐接纳了“小金灵”。
在金灵灵六岁的时候,筱红的丈夫因病离开了人世。在巨大的悲痛中,筱红也犹豫过:家里失去了主劳力,自己要照顾金灵灵,不能参加工作,那这个家如何撑下去?迷茫中,筱红再次想到,这是一条鲜活的生命,不能丢弃。这个不幸的家庭,再次成了小灵灵生命的港湾。
邻居叶爱清告诉我:“我到这里20多年了,从没听见她对灵灵大声说过话。她总是苦自己,不苦别人,再多的苦,她都承受着。她把灵灵看作自己亲生的,无论劳作多辛苦,嘴里总唤灵灵‘妞妞’‘妞妞’,亲切着呢!”
但是灾难却不断考验善良人。灵灵10岁的时候,她的大哥金良棉肝硬化大出血。巨大的医疗费,让这个家的日子举步维艰。叠石乡南溪村的村干部为灵灵争取到一个养老院的免费名额,想减轻这个家庭的重负。这是一个好消息,但筱红却高兴不起来。
她说,灵灵手脚畸形,进食要靠人喂,牙齿发育不良,牙质松软,不能咀嚼食物,食物都要搅碎送到口腔深处才能吞下。灵灵平时只认筱红喂食,别人喂就不吃。送到养老院,怕别人服务不够细致,会被噎住,又担心灵灵不吃食,会饿死。于是,她婉拒了村干部的好意。
但是她也有着自己的担忧。“我年纪渐渐大了,精力也不足了,真担心哪天她会被痰给噎住。”她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是深深的忧戚。
这次,大儿子良棉又住院了,家里和医院,她两头都要照顾。虽然灵灵有了低保补助,良棉也有了一份公益性岗位补助,但是,灵灵每个月的尿包、尿垫、卫生巾、爽身粉,还有良棉的医药费,依然像一座大山压着这个已经是千疮百孔的家。
我问她后悔过收养了这样一个孩子吗?她说:“后悔谈不上,但是我觉得愧对小儿子。这样的一个家庭,让他今年37岁了还娶不上媳妇。”
采访要结束时,筱红叫我去看看灵灵。我便随她走进房间。房间里很整洁,两张床并排着,金灵灵躺在床上,四肢弯曲着,但身上的衣着很干净。最令我感动的是,灵灵的两只眼睛很清澈,脸蛋粉润粉润的。
这就是被亲生父母抛弃的脑瘫儿,这就是筱红日夜呵护的金灵灵。这本该早夭的生命,在没有血缘关系的养母手中,却燃出火花。张筱红,她用全部的爱,用对生命的敬畏,为这卑微而又高贵的生命点燃了一盏灯,一盏能照亮人心的灯!
这盏灯,在我眼前闪耀出人性的光芒。
□ 朱国库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