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海的古匾(下)
滕延振
5、堂名匾
在古代,每个家族都有堂号,“堂号”多源自本姓祖上某一历史名人的典故事迹或趣闻佳话。后来堂名号也应用在佛堂、商号上。宁海现存的家族堂匾大多都挂在祠堂中,这似乎是一个家族的徽记。如星聚堂,龙溪陈氏宗祠始于淳祐年间,万六公亲往福建省福州松溪县瑞林乡址访宗,归经平湖考查历代事迹,创立家乘图,建立村史,扩展基地,经三次拆下而成也。时在大明崇祯十六年(1643)癸未孟春谷旦。深甽镇龙宫村。此方匾中,包含了许多的古代信息,包括访宗,创立家乘,建村,建宗祠和年代等。善继堂,乾隆丁酉(1777)大吕吉旦。岔路镇。本仁堂,嘉庆十九年(1814)岁次甲戊。一市镇。信序堂,同治二年(1863),大佳何镇。孝思堂,光绪,凤潭村。永慕堂,前童村童氏宗祠。八仁堂,深甽镇。双桂堂,香山村。崇礼堂,清代,山水村。裕后堂,桥头胡。纯孝堂,深甽镇上湖村。追远堂,民国十七年(1928)仲夏,派下裔孙敬立,深甽镇。永思堂,深甽镇。佳于堂,城关东镇。赐砚堂,乾隆戊辰(1748),城关白石村。积庆堂,岙胡胡氏宗祠。
有将堂名号应用到家族的分支大院建筑上的,如黄坛四堂,它们建于清代中期(乾隆—道光),每座院落内各有一堂匾,堂由匾而得名。如:厚诒堂,匾首题跋“易称厚载言其德也;书称厚生言其业也;诗称俾尔单厚言其福也;夫惟积之厚者斯诒之也;远故水积成渊,土积成山胥是物也。阆泉严先生家素存制行,靡一不归于厚。其嗣君从余游,折节读书,恂恂然与人无涯矣。吾知其必有以诒之也。适嗣君以堂额属题,因颜之曰《厚诒堂》”,方印两枚,题曰“吴兴鹿坪沈焯题”、“乙卯会魁”。匾义为,诒,传给,诒训。益善堂,清道光七年(1827)宁海知县沈逢恩题,匾首题跋“莱村严二兄新构大厦,余适因公过其宅而善之。善其堂,善其善,善其善且益善也。此宅基自二兄曾大父手,而今日告成,益矣。二兄祖父世行善,而二兄仲昆能继之,则又善也。善无尽,益更无方。益之象,曰:君子以见善则迁殆谓之乎!爰颜之曰:《益善堂》”。克绍堂,道光十年(1830),瑞峰主人立。匾义,克,能够;绍,继承。居易堂,门簪上挂一“司马第”门匾。在黄坛下溪村内,又有一座院落,挂有一匾,叫允构堂,题跋有“余假馆松坛,承质斋严老太翁先生启课家塾。翁年迈古稀,精神矍铄,每与余剡经纬史竞坐,天倦色与而同游。诸孙咸恂恂,有儒素风,足澈堂构相承之美。丁已春道公次买勿园,允构书堂落成,采彭泽允构斯堂而额之云,竹园弟拜跋。”圣斋堂,深甽镇孔家村。从正堂,强蛟镇薛岙村。
堂名后来也有用于佛堂和道斋的,如:承德堂;中华民国十五年(1926)荷月,爵山居士敬书。强蛟镇加爵科孤山道院。也有老商号匾,如源丰祥,丙寅孟春,黄小痴书。黄绳熙(1897~1968),号小痴,宁海县胡陈乡翔凤头人,山水宗元季四家,书宗二王。潘天寿与吴昌硕的人生际遇,出自黄绳熙的引荐。上世纪30年代初,黄绳熙曾为章梫代笔。老字号布庄柴万成,原位于城关中街柴家巷口,光绪二十六年(1900)开设,店面招牌由宁海北伐将领叶颂清题写。生泰,清代,城关。
6、官第匾
历代为官者,一般都要大兴土木,建造府第,在府第中悬挂金匾,以示恩宠和荣耀。宁海原有明代的大夫第,天官第等都不见遗址,更不见挂匾。但也有几处官第,见有挂匾。如郎官第,大明万历四十年(1612)乙未吉旦立,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重修,深甽镇大里村。唐以后历代均沿郎官其制,惟具体名目不同。在明清时期,郎为散官官阶名称;又司马第二处,城关、黄坛下溪村,司马是一种文职官员,相当于州同知,从六品,俗谓非荣即贵,第,就是宅邸。蒲密之化,乾隆,县藏。为城关司马第黄映庚题。司马第古宅原在城关司马第巷内,今拆。宅主黄映庚,字甫金,号星浦,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举人,曾先后任江苏松江青浦和常州武进知县,后授文林郎,升至镇江府粮捕通判,故此宅称司马第。蒲密之化匾原来是司马第的挂匾,后充作小店的板门,已由县文物办征集。匾义的解释:蒲与密,是古代的二个县名。春秋时,孔子的学生子路治蒲三年,政绩非常,孔子到了此县考察,三称其善。见《孔子家语·辩政》。东汉时,卓茂为密令数年,教化大行,道不拾遗。见《后汉书·卓茂传》。后常用“蒲密”指教化盛行的地方。城关司马匾义即出此典故。另一块司马第匾,位于黄坛下溪的居易堂,又称司马第,乾隆三十年(1765),洲同知严廷枢与其父子共建。惜于2002年毁于火灾。
前童明经宅门口挂有浙江戴学政奉旨题赠的明经匾额一方。此匾赠时任武义县县学训导童则堂(佩金),于道光壬午年桂月谷旦立。明经,本指通晓经学,是为汉代察举人而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汉武帝尊崇儒术后,成为文人入仕的途径。明经宅内敦伦凝道匾:“敦”字意谓勉励;“伦”谓伦常。凝道,谓修德。前童大夫第,挂有清同治六年(1867)浙江总督左宗棠题赠的大夫第匾额一块。道义坊王家道地,原挂有北平黄元宏所题的匾额诗礼传家,现由族人保管。原在城关白石村龚家大院梦园四穿堂,正厅明间挂有清乾隆大学士齐召南赠题的匾额龙跃云津,乾隆,出处《晋书·褚陶传》:“君兄弟龙跃云津,顾彦先凤鸣朝阳”。博学宏词科简称词科,也称宏词或宏博。科举考试制科之一种。唐开元年间始设,清代康熙与乾隆时曾两次举试,因乾隆名弘历,“鸿”本作“宏”,故改为博学鸿词。不限制秀才举人资格,不论已仕未仕,凡是督抚推荐的,都可以到北京考试。考试后便可以任官。齐召南是中国清代地理学家,浙江天台人。生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卒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乾隆元年(1736)进翰林院,后升为内阁学士,官至礼部右侍郎。正厅明间楼顶窗口挂有赐书楼小匾。顾宅,名曰吉庆堂。司成第,乾隆年间,李栋题。深甽镇上道地。司成,唐官名,龙朔三年(662),由国子监司业改置。深甽镇胡家第三份道地,台门上挂有荆树茂昌匾,乾隆二十一年四月。荆树茂昌典故出自南朝梁吴均《续吴谐记》:汉代田真、田庆、田广三兄弟分家,决定把院中的紫荆树也分三段,各家一份。第二天砍树时,紫荆已枯死。田真见此情景,对两个弟弟说,树听说分为三段,自己枯死,我们真不如树呵,说完悲不自胜。三个决定不再分家,而紫荆树居然又复活了。故后人以“紫荆”比喻兄弟骨肉同气相连,此匾指兄弟家业兴旺。正厅内额枋上挂有盛世勤民匾,雍正丁未仲夏之吉为宁海县深甽胡应乾辛勤开垦、方印一枚,留款处一“崖”字。深甽镇大文阁挂有里閈典型匾。题跋:中宪大夫知台州府事加五级纪录十二次黄永哲为邑绅胡辰、绍姜立,嘉庆二年(1797)岁次丁腊月谷旦。里,指街坊,閈,里巷的门,又泛指门,典型,指好的榜样。“谷旦”典出《诗经·陈风·东门之》:“谷旦于差,南方之原”。后世用于泛指良辰吉日,系吉祥语。
世候第,城关某村祠堂。春露台,桥头胡。乡林雅座,原城关东镇道义坊。
7、宗祠匾
宁海各姓宗祠内可见到皇帝钦赐匾及官员题匾。钦赐匾:冢宰大宗祠、四大名宗,长街西岙村。西岙鼎盛于南宋。小小一个村,有进士发运使郑霖,右丞相陈吉甫(即叶梦鼎),国子祭酒周成童,翰林学士王良宠四人同朝为官,甚得宋度宗器重,并领旨建合祠,名冢宰大宗祠。唐剌史俞氏家庙,深甽马岙俞氏宗祠。
以下是历代官员题赠的匾:屏山伟绩,赐进士及第翰林院编修邵景尧,成化乙酉〔1465〕仲秋上浣之吉。城关上金村;邵景尧,象山石浦昌国人,明朝万历二十六年(1598),殿试第二名(榜眼),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寻进太子洗马,掌管司经局。大理宗裔 ,署宁海县太平县丞黄应中,宁海县县丞毕玺,李实立,兵部尚书宗孙光洵题,十五世孙日学悬。黄坛镇。吕光洵(1508~1580),字信卿,号沃洲,浙江绍兴新昌人。世宗嘉靖十年(1531)中举,次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四十二年,进兵部尚书。万历八年(1580)卒于家。龙章凤采,秦锡淳题,岔路乡渡头村;龙章凤彩喻不凡的文采风采。明嘉靖,秦锡淳与秦鸣雷.齐召南同称台州“三杰”;积善裕远,赐进士文林郎知宁海县事,浙江庚午科升考试官丰为,尤氏孟氏大旁派下嗣孙太文公立,康熙拾伍年〔1676〕嘉平月谷旦。强蛟镇峡山村。孝思维则,康熙壬申〔1692〕岁孟春月谷旦,赐进士文林郎知宁海县事庚午科浙江乡试同考官辛禹,昆县丞杨允,典史王贞。岔路乡柴家村。匾文义取其《诗》曰:“永言孝思,孝思维则”;赍我思城,康熙,岁次癸末〔1703〕桂月之吉,甬东仇兆鳌题。前童镇。匾文义,出自《诗?商颂?烈祖》,《说文》赉,赐也。为祭祀成汤的乐歌:既载清酤,赉我思成。仇兆鳌(1638—1717),字沧柱,晚号知几子、章溪老叟,人称甬上先生,或称仇少宰。鄞县人。升授翰林院检讨。历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吏部侍郎、翰林院学士等职。一脉流传,赐进士出身文林郎知台州府宁海县事,庚午壬申癸酉渊阁同秀试官加三级记录八次宗孙恕为,乾隆二十一年〔1756〕八月 、日敬立。黄坛镇西溪;东平遗绪,余庄兹宁邑下车之日,采风问俗,见汶溪吕氏士守诗书,农安陇亩,有古人之风,不愧墙××后,因颜曰。×酉科举人文林郎知台州府宁海县事加一级吴士映,时乾隆三十二年〔1767〕十二月、日立;桥头胡。诗礼名宗,赐进士出身文林郎知台州府宁海县事加三级纪录二十次章煜,乾隆丙申年〔1776〕腊月吉日。岔路镇。孝友流芳,乾隆丁亥年(1767年)重修,深甽大里村。东海流长,乾隆三十八年〔1773〕癸已小春月,赐进士出身中宪大夫,钦命署理浙江。黄坛镇西溪村。太邱遗范,署台州府宁海县,乾隆伍拾叁年〔1788〕玖月。越溪乡。“太邱遗范”,见《后汉书?许劭传》,说的是颍川陈蹇,东汉时曾为太丘长,故称“太丘”。他很有名望,交游甚广。后称人交游之广为“太丘道广”。世德作求,清乾隆四年〔1739〕,博学鸿词科翰林院大学士召南题;累世的功德;先世的德行。《诗?大雅?下武》:“王配于京,世德作求。”意思为我的功德要及先人。衣冠巨族,特授两浙长亭场管理盐课大使兼署龙游县正堂记录二次,加三级,托为,嘉庆十九年〔1814〕岁次甲戍应钟月祠下。长街岳井村。盐场设有盐课司,盐课司有正、副大使一员、攒典一员,管理灶户产盐和征收盐课。大使源于元代的管勾,于洪武二十五年改设大使。杨家家庙,道光二十四年〔1844〕阳月吉旦,二事登州率男选槟,选探立。茶院乡道士桥村。登州是我国历史上山东地区重要的行政区划,地处山东半岛一带。据档案文献记载,登州行政区始建于621年,废止于1913年,历时1200余年。也有因某族的姓氏高贵将自已的宗祠称为“家庙”的,如深甽镇上湖村李氏家庙。朱氏宗祠,戍辰冬月,章梫,城关梅林五松坑祠堂。德音孔昭,乙丑夏为柴氏宗祠五代粟主成立纪念,乙末榜眼喻长霖书,前省视学员裔孙秉方敬立。岔路镇柴氏祠堂 。匾义为,德音就是道德品行,孔昭是十分彰显。见《诗?小雅?鹿鸣》:“我有嘉宾,德音孔昭。”喻长霖(1857~1940),字志韶,焦坑仙浦喻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武英殿和功臣馆纂修。宣统元年(1909),授四品衔,任资政院宪政会咨询。林氏宗祠,民国丙辰年春,徐履谦题。城关梅林镇某村祠内。徐履谦(1859-1924),字抚九,晚清诸生,宁海人。好学工诗,多所建树。历任宁海习艺所所长、杭州育英书院(之江大学)院长,为现代画家潘天寿之早年师长。晚年回乡筑“二亩园”,自号二亩园主。泉石名流、赐进士出身文林郎知台州府宁海县事甲午科浙闱同官加三级纪录六次薛为。白峤村。匾义为,泉石,指山水。名流,这里指官场中退隐的人,见《梁书?徐摛传》。理学名宗,双峰乡。据资料,宋朱熹亲书“理学名宗” 一匾,原物悬于东阳梓誉蔡氏宗祠,双峰匾或摹刻而来。源远流长,嘉庆桐月,强图。城关辛岭村。泽被桑梓,雪坡村。民国十八年(1929),宁海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浙江省保安第五团团长李士珍,募捐灾款,故赠匾。光宗耀祖,中华民国三十三年〔1944〕,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司令,一等上将顾祝同赠。城关桥头胡顾家村。顾祝同(1893-1987),抗战期间,任民国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兼江苏省主席。
宁海宗祠除钦赐匾和官员赠匾以外,还有一部份是地方文人及本族有信望人士的题匾,如:理学先声,清代,县藏。匾义,北宋水利专家罗适学识渊博,尤精理学。南宋时,永嘉(温州)学者叶适称罗适是“浙学先河”,“理学先声”,此匾或为清代摹品。元善和风,康熙四十三年〔1704〕十月。一市镇某村。匾义为,元善即上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话意思为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和风,春天的微风,比喻宽政或待人之道。西都后裔,康熙伍拾贰年〔1713〕岁次癸丑。茶院村某氏宗祠。匾义,历史上有指长安、凤翔府、河南府、京兆府、江宁府、杭州、洛阳为西都,此匾指他们曾是西都的后人。儒雅名宗,清雍正〔1723-1735〕,岔路镇。社稷康宁,乾隆八年〔1743〕,深圳镇大里村。永言孝思,乾隆庚午年〔1750〕腊月。岔路镇渡头村。并锡纯嘏,乾隆辛末〔1751〕,凤潭村。湖水仙踪,乾隆丁丑〔1757〕岔路镇渡头村。王氏宗祠,乾隆二十三 年〔1758〕戊寅建。深甽镇大里村。文苑名宗,乾隆三十八年〔1773〕,一市镇。胡公遗范,乾隆三十八年〔1773〕一市镇。诗礼名宗,乾隆丙申〔1776〕,岔路镇 。源远流长,嘉庆。枧头村。则友锡光,嘉庆辛末年〔1811〕,季房裔孙同立。梅林街道。“则友锡光”匾,见《诗经通论卷十三》,意为纯心致志行善,上天必然赐给荣光,描摹家庭蔼然致祥光景也。盛世勤民,清道光,茶院乡寺前王村。源远流长,道光十六年〔1836〕,胡陈乡 。诗书启后,道光二十年〔1840〕,东仓乡。福臻纯嘏,道光二十八年〔1848〕,无存,桥头胡。意思是达到极大的福份。妥侑先灵,桑州镇。福备庆长,清咸丰年制,紫溪村。派衍清×,大清咸丰六年〔1856〕,岁次丙辰季冬月谷旦。茶院乡平遥村。绳继祖武,光绪,溪南,县藏。唐时潢胤,深甽镇上湖村。“唐时潢胤”匾,“潢池”,即“天璜”,本星名,转义为天子之池,借指皇室。《说文》:胤,子孙相承续也。《尔雅》:胤,继也。意思说他们是唐朝(中原)贵胄后裔。世德传芳,深甽镇上湖村。衣冠巨族,深甽镇上湖村。李氏家庙,民国乙丑年春月吉旦,合族、首事启。城关大路李村。孔氏家庙,民国岁次戊辰桂月吉旦,众耳孙敬立。深甽镇孔家村。道学名宗,强蛟镇峡山村。钜镖发祥,强蛟镇后周村。神听和平,枧头村。原意是:神灵若听见,会赐与和平。[出处]:《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凤鸣兆瑞,桑州镇。一脉流长、原西溪乡。万化之源,前童镇。匾义,原意出自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水为万化之源,土为万物之母。” 捷于影响,深甽镇柘坑村。儒家认为:“一家(君主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指君主)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唐宋遗谱,原西溪乡。启我后人,城关梅林镇。派祖高阳,前童镇。大江以南初无二童。据仰韩《童氏宗谱》童氏发源于高阳,世居于雁门,故称高阳为童氏发源地。源洁流长,马岙村。张公家庙,大里村。光前裕后,深甽镇。世德作求,紫溪乡。克襄先业,民国二十一年〔1932〕冬月谷旦缑城赵惠青敬书,裔孙召鼎,以本堂祖产有亏,出六百元之积资,以益之。族人感其美意,因额四字以留纪念云。星聚堂公众立。深甽镇龙宫村。赵惠青为宁海民国年间宁海地方书法家。薛氏家庙,薛岙,任政题。孝友流芳,乾隆丁亥年(1767年)间重修,深甽镇大里村。
8、敬老匾
在宁海原有多处的百岁坊,现均毁。但奉旨颁发的钦锡稷帛匾直笃匾额尚见多块,如:钦锡稷帛,乾隆四十六年〔1781〕,沥洋镇。钦锡粟帛,乾隆,桥头胡。钦锡粟帛,嘉庆二年〔1797〕,竹林村。钦赐粟帛,为清嘉庆二年(1797)七月,宁海县知县陈鹏南,为耆老谢元宗所立;钦赐粟帛,特授宁海县正堂加五级记录大功二次邓为,乾隆四拾陆年一月,日,老人吕天×立。梅林街道;钦赐粟帛,恭祝叶景仕先生八十上寿,免丁侍养,光绪元年乙亥〔1875〕仲秋吉旦,特授宁海县正堂余庭训立,桑州镇方山村。匾义:免丁侍养,即负责侍养70岁以上老人者可免一丁之银;钦赐粟帛,清代,二块,胡陈响岩村。
为表彰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维护社会安定,朝廷对五代同堂,聚族而居的族人进行优赏,赐以匾额,这也是古代敬老的一种荣誉。这样的匾,在宁海发现了二块,其中一块还是当年震惊全国“小白菜”案中的贬审判官胡瑞兰题赠的:五世同堂,钦命兵部侍郎提督全省学政加二级随带加八级记录十九次胡为。钤印“臣胡瑞兰”。 深甽镇。胡瑞兰(?-1882)字筱泉,武昌县人。道光进士,历任山西学政、左副都御史、礼部、兵部侍郎。以复审“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不实,被革职。后起用为太仆寺卿、广东学政;五代同堂,光绪年,龙宫村。
还有一些敬老匾,如:乡耆雅望,赐进士文林郎知宁海县事严天台为,乾隆二十五年〔1760〕南吕月日给 。一市南庄村。匾义,指乡里年高德劭的人。百世之师,乾隆甲戍年〔1754〕春,署宁海县正堂世裔正身拜题。黄坛西溪瓦窑山。匾义,百世之师指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出自先秦?孟轲《孟子?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德政贻徽,我祖公授职耀州府中宪大夫,士庶蒙恩,恩留史册……我祖不惟泽及人民而覆恩孙子,故曰。嘉庆五年〔1800〕庚申岁。越溪乡。匾义,德政,指有益于人民的政治措施和政绩;贻,赠送;徽:美好,善良。中宪大夫,金始置,正五品中,元升正四品,宋、金、辽皆实施。明为正四品升授之阶,清正四品。送奉恩里,有激流勇退之意。原在梅林街道皂浦村。
9、神佛匾
有关神佛匾,宁海的存世量还是很多的,这证明宁海这块宗教的土壤,对神道与佛学均有着深厚的根底。如:并锡纯嘏,乾隆辛末〔1751〕,在凤潭村。匾义:锡,赐予,纯嘏:大福。保谷太和,嘉庆三年〔1798〕,沥洋镇 。匾义:保谷太和出处,宋代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考古》“天下太和,兵革不兴。”清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为丰登之庆”。五叶分支,道光八年,〔1828〕茶院乡。五叶流芳,民国八年〔1919〕,潘天寿题,县藏。这二块匾的释义《坛经 ?自序品》记述,南宗禅和北宗禅之分,始自五祖弘忍选衣钵弟子。后来,南宗禅又在发展的过程中衍生出五派,即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和法眼宗,合称“一花五叶”。五叶流芳是潘天寿早年为宁海清莲寺写下的匾额,上世纪八十年代文物普查组在冠庄雅致岙农舍中发现,并征集。潘天寿(1897年3月14日—1971年9月5日),浙江宁海人。现代画家、教育家。呼吸通天,宁海城隍庙。匾义:意思是一呼一吸之间,也是人的一念之间,要与诸佛同呼吸,不要存私念,这样才能达到佛门境界;愿生好人,宁海城隍庙。匾义:见罗大经《鹤林玉露》,即希望愿生好人,愿做好事。思无邪,宁海城隍庙。匾义:思无邪,原是《诗经?鲁颂?炯》中一句诗:“思无邪,思马斯徂”,此处借寓为意念要正。照胆台,宁海城隍庙。匾义:据说秦始皇有照胆镜,能透视人的内脏,这块照胆台匾可能就借用了这个典故,以后的“秦镜高悬”也即出于此。写照胆台匾的人据传是清代一个捉狗屎的老人,他不顾绅士和文人的讥笑,用破草鞋蘸墨汁一挥而就,书法如龙飞凤舞,惊倒四座。这块匾一直挂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毁失,仅留有照片。
在宁海某庙内挂有功参化育匾,匾义:这个人的智慧已经能够领悟天地万物之间的变化了。大雄宝殿,毛玉佩书,庚寅年心地重修,西店镇香山明恩寺。毛玉佩(1760—1833年)字孟迁,号石台,又自号为伴我山民。溪口镇岩头村人。一生仰慕书圣王羲之,喜作七尺见方大字,宁波境内均有其匾额留迹。1833年,邻乡响岩庙开光,毛玉佩惊叹某书家的的大字,一脚失控、跌崖而亡,时年七十有三。星随德聚,署台州正堂加三级纪录五次,又大功十二次邓廷彩为,贡生严辑圭立,道光七年〔1827〕时在丁亥应钟月谷旦。黄坛镇下张村某庵。《史记?天官书》说:“天晴而见景星,景星者,德星也。其状无常,常出于有道之国。”古以景星、岁星等为德星,认为国有道有福或有贤人出现,则德星现。德星聚奎,其五百里内有贤人焉 。”关于匾上的“纪录”与“加级”,在清代的匾额中经常出现,这是清朝的议叙制度,分为记录、加级两种。最低奖赏叫记录一次,依次记录三次或者三次以上者,合为加一级。然后是加一级记录一次、二次,加二级记录一次,二次等等。 清朝政府规定,对官员的降调处罚,一般与他们原先得到的记录、加级奖励挂钩,二者可以互为抵消。有些匾挂在台门的门簪上,门簪上有“元亨利贞”四字,这是《周易?乾卦》中的一句。古人解释说:“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称为四德。意思是,由于天地有此四德,才化生了万物。邓廷彩嘉庆年间为宁海知县,曾大修城隍庙。道光七年为台州府正堂,道光二十一年, 任宁波知府。海天佛国,光绪戊戍年〔1898〕,住持古德敬书。普陀山为海天佛国。古德,是对古昔有德高僧之尊称,或尊称古佛。题匾人落款为古德,或认为是有德高僧。
其它匾额还有双湖的灵缄镇宁;乾隆秋月,澄深寺,光绪二十三年〔1906〕;东海流长,黄坛双峰。签诗匾,嘉庆癸酉年〔1813〕姑洗望月,日,子民敬献。咸丰丙辰年〔1856〕十一月 ,日僧宝瑞捐。相见岭。即是西方,西溪。顺福庵,大清咸丰拾年〔1860〕,民国二十二年〔1933〕重刊。黄坛镇金家岙。名山永础,民国三十三年〔1944〕吉旦,答愿弟子娄宗亮。一市镇关山庙。别有天,明港关爷庙。黄坛镇金家岙。宰理西经,胡陈乡某寺内。明末称思想家等学者为“宰理”,见明方以智《通雅?音义杂论》:西经,指佛经;盘龙钟季,凤潭村。意为盘曲的龙的图像。 南朝宋鲍照 《代陈思王?京洛篇》:“绣桷金莲华,桂柱玉盘龙”,胡陈乡某寺内。
道教是中国的母教,也留有挂匾。如崇圣观,宋孝宗,在城关某村;皇封庙,直笃匾,紫溪皇封庙。古代的官员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百姓的信仰和民俗习惯,在一些神庙内也留下匾额。在此考证了有些匾上官员的身份。如:灵绥康阜,康熙二十八年〔1689〕春月,赐进士第文林郎知宁海县事子卯科浙江乡试同考官奉旨卓翼。其中的文林郎,是文散官名。隋文帝置,各朝有所不同,清代是正七品。关于同考官,明清沿用宋代以来三年开科一次的旧制。除主考官之外,还有协同主考官阅卷的同考官。同考官又称“同考试官”。 各省乡试同考官由各省巡抚选派进士、举人出身的知州、知县担任;仁寿同登,光绪癸末〔1883〕,仲春吉旦,黄岩王詠霓敬书,境下王思峻同弟王思歧敬立。长街镇。王思峻同弟王思歧是清代进士。王咏霓(1839-1916),原名王仙骥,字子裳,号六潭,浙江省黄岩县兆桥乡人。清光绪六年(1880年)登进士第,授刑部主事,签分河南司行走。光绪年间驻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奥地利、比利时等国公使随员。
以下几块匾,是庠生、监生敬奉神爷的文人匾。圣德无涯,宣统三年〔1911〕仲月,庠生严宗浚敬立。黄坛镇。功参化育,同治丁卯〔1867〕桃月谷旦,监弟子严德麟敬立。形容神能接通天地;声闻于野,道光乙亥年〔1839〕花月,境下庠生田梦良敬。一市镇梅枝田村。关于“声闻于野”句,出自《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而民间信士的愿心匾,却是更多,如在茶院乡平遥村台岳玄灵匾,大清光绪四年〔1878〕,岁次戊寅仲春月谷旦,合境弟子王、张二姓敬立。关于匾上文字的含义,应是这样:天台山正当太微垣星宿的分野,把天上主司命、司中、司禄的“三台六星”,与地下朝廷的三公对应起来,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神秘感,这里指禅宗的神妙。在爵山村孤山道院,有三块挂匾,分别是太极宫,光绪辛已年〔1881〕小春月立,云龙山人书,开山弟子吴儒艺、通敬立。太极宫,唐皇宫名。为唐代皇帝在京师长安的正官,故又称京大内或大内;又因其位置在大明宫之西,亦称西内。建于隋初开皇二年至三年(582年—583年),隋称大兴宫,唐改称太极宫,此匾题太极宫,恐出于此。桂香内阁,云龙山人鸾书,××立。三官宝殿,中华民国十五年〔1926〕荷月,爵山居士敬书。三官是指赐福赦罪解厄善恶攸分的天官、地官、水官。松坛乡主庙乃缑邑十里西乡境庙,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即今日的黄坛大庙,又是王锡桐反洋灭教队伍的最后集结地。有挂匾乡主庙,光绪壬寅年〔1902〕清和月,严人骑立;天门古庙,乾隆三十四年〔1769〕。大佳何镇。关于“天门水和天门山”旧《宁海县志》将桶盘山为天门山,并以宋储国秀的《宁海县赋》里的“天门昂视于北”为依据,此庙名或原于此。其它的小庙挂匾有蒲江保障,乾隆 ,强蛟镇;感应签字匾,大清嘉庆玖年〔1804〕正月岁次甲子腊月上浣,桑州镇;神应而妙,大清宣统二年〔1910〕谷旦立,桑州镇;财神庙,民国十年〔1921〕季冬上浣吉旦弟子吴福清敬立。黄坛镇金家岙;签诗匾,民国拾柒年〔1928〕元月。一市镇下陈村。世沐神恩,口壬仲冬月,原在西溪徐家;飞鹤朝霛,霛通灵,凤潭村。别有天,长街镇关爷庙。
10、贞节匾
宁海的贞节匾大多由官府题赠,以下为.一,二品官员题赠的匾,而最高规格的要数现存黄坛镇的贞节匾:冰心铁性,钦点状元及第兼礼部侍郎衔提督浙江全省学政吴钟骏为,举人严宗妻陈氏立。龙飞道光二十九年〔1849〕阳月吉旦。吴钟骏,江苏吴县(今苏州)人。为道光壬辰科状元。道光二十四年(1844)在浙江视学,咸丰二年(1852),转机学福建,次年卒于官。名门节孝,左题顾氏吴门老表,落款为太傅内阁文华殿大学士邵,乾隆六年阳月谷旦。城关水角凌顾家祠堂;清沿明制设大学士,秩正一品,清大学士系殿阁衔;柏节遗芳,礼部右侍郎提督浙江全省学政,咸丰二年〔1852〕,深甽上湖村;礼部为中国古代官署,历代相沿。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清侍郎升至从二品,与尚书同为各部堂官;双节千秋,咸丰捌年〔1858〕四月日给,钦命刑部右侍郎提督浙江全省学政加一级记录六次张为,儒士学琬妻暨继嗣天佐妻洪氏立。深甽镇大里村;刑部右侍郎,二品官员。洁映冰壶,署宁海县事加六级记录十二次林均为,严帮高妻徐氏立,咸丰十年〔1860〕腊月吉旦;节孝,署台州宁海县正堂林均于道光三十年〔1850〕奉恩诏访旌各州县节孝妇,汇册申详合建坊表。今据石埠庄绅耆采访呈册,故儒林元嵩之妻邬氏节孝,系生员林丙楠家媳,贡生邬抚辰三女之姑,生员邬润女,进士文涛之姊也。悬一额,以光大典。故儒士林元嵩之妻邬氏,继男洪焘敬立,内侄邬攀桂端书。时在咸丰五年〔1855〕岁次乙卯长至月、日吉旦。强蛟镇加爵科村;冰壶:盛水的玉壶,比喻洁白,此处喻妇女的品质纯洁。一门双节,钦命二品顶戴宗人府丞堂 ,提督浙江全省学政记录十三次陈,钦加同知衔赏戴花翎,特敕宁海县正堂加六级,记录十二次王为,大清光绪拾八年〔1892〕岁次壬辰应钟月,全函月谷旦,二十四年世裔宣儒,监生家熊,烈妻袁、王氏仝敬立。强蛟镇上蒲村;此匾的提督浙江全省学政或为陈学棻,字桂生,湖北安陆人。1862年进士,1898年任京师户部衙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后钦命提督浙江学政,全省学政应为四品官,宁海正堂为七品;苍护凛节,钦赐大理寺少堂两书房 ,翰林提督浙江全省学政张为,处士杨遇位×氏给,光绪二十八年〔1902〕岁次壬寅夷则月吉旦。茶院乡道士桥村。大理寺,官署名,掌刑狱案件审理,历代因之,明清时期与刑部、都察院并称为“三法司”。松筠鼎峙,光绪三十一年〔1905〕,日给,钦命太常寺卿提督浙江省全省学政加五级纪录十次陈为,张亨正妻刘氏,武生张达三妻王氏,张贞意妻王氏立,深甽镇。松筠鼎峙,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松和竹都代表了高洁的品质,有出尘脱俗之意;琴堂佐治,钦命学部侍郎浙江提学司支为,儒士吴必元妻应氏立,宣统元年〔1909〕岁次已酉仲秋三月望后谷旦。一市镇南庄村。琴室佐治,琴室是县衙的别称,佐治是帮助,也可指贤内助;节孝可风,北乡大蔡胡×仁妻吴氏专志完贞抚老比儿,母仪与师资并著,孝养翁姑,和睦妯娌,道皆子职兼修,有此清×走行,允宜表彰懿范,以昭后劝。□□□□前颜曰:宁海县长夏钟澍题,民国十六年〔1927〕小春月立。1913年7月-1914年1月,夏锺澍任民国太平县(温岭)知事,后任宁海县长;澄水莹玉,宁海县知事彭廷凛题,给节妇应罗氏,中华民国十三年〔1924〕二月吉日。越溪乡。允称淑节,安徽任用知事调署宁海知事何为,清故庠士竺凌霄王氏立,民国七年〔1918〕三月吉旦里人姜熊书。允称:谓称职。《北史?羊祉传》:祉历官累朝,当官允称。淑节:多指女性善美的节操。
深甽镇姜家村。姜熊为当地书画家,药房店主。
也有民间互赠的匾额,如荆×流芳,康熙 六十年〔1721〕,一市镇。妣节怀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深甽镇。妣节怀清,怀清,又叫巴寡妇清,丈夫逝后终身不嫁,中国最早的女企业家,曾出巨资修长城,为秦始皇陵提供大量水银。秦始皇誉怀清为“贞妇”,为表彰其贞节,命令巴郡的郡守在怀清生前,为其在今重庆市长寿区江南镇龙山寨修建了“怀清台”。节操堪师,光绪乙亥〔1875〕,黄坛镇东山村;彤管流芳,中华民国三十一年〔1942〕三月、日。黄坛镇东山村。彤管流芳,出自《诗经?静女》。彤管:杆身漆朱的笔,古代女史记事用。后多用“彤管流芳”指女子文墨之事,也有纪念母亲高风亮节之意;苦衷坚操 ,长街镇;节孝可风,越溪乡;劲松霜清,叶逸民题,中华民国三十八年〔1949〕四月、日。一市镇梅枝田村。一门三节,表彰十世、十一世、十二世,已故处士褚永创、褚 ×、珮、 褚一峰,妻叶氏、陈氏、吴氏守节。中华民国八年岁次己未(1919年)三月。清潭村。处士指德行出众却不愿做官的人。欣旆节孝,光绪十二年〔1832〕,桥头胡。
注:红字为添加的,划线为删除。谢谢!
宁海文物文博副研究员滕延振
2015年月12月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