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
上一期 下一期
A08、A09:专版/自然资源和规划
2023年04月21日

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区组织开展“4·22”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

□ 赵梦婕 记者 赵铠烨

今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宣传主题为“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全社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武进分局结合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植树节、爱鸟周和世界地球日,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动员全社会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共同参与到自然资源保护的行列中,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武进。

武进滆湖(西太湖)省级湿地公园

江苏武进高新区滨湖市级湿地公园

苏南沿江城际铁路生态湿地

舞动西太湖

 

湿地修复刻不容缓

我区积极开展太湖流域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

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截至2022年底,我区湿地保有量2.48万公顷,其中,自然湿地面积1.85万公顷,人工湿地面积0.63万公顷,湿地保护率达48.13%,自然湿地保护率由2015年的49%提升至2022年的62.8%。

我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高度重视太湖流域的湿地保护与恢复。2017—2019年在全区河流、支浜开展湿地修复工作,共修复湿地7480.92亩。2020年新增湿地恢复面积1591亩,2021年新增湿地恢复面积1267亩,2022年新增湿地恢复面积1167亩。太湖是国家重点环境治理的“三湖”之首,为进一步改善水质,我区从2016年底开始对滆湖、太湖等大型湖泊的芦苇开展收割工作,促进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加湿地环境承载量,为鸟类等野生动植物创造了适宜的栖息与繁殖环境。

我区还积极建设各类湿地保护公园。2015年设立武进滆湖(西太湖)省级湿地公园,2019年开展修编工作,修编后总面积1559.58公顷,对湿地公园进一步建设,实现太湖流域生态环境改善。与此同时,全区设立5个湿地保护小区。2014年设立1734公顷太湖湿地保护小区和1987.67公顷滆湖湿地保护小区;2021年设立2029.59公顷滆湖(西岸片区)湿地保护小区和19.49公顷武南河湿地保护小区;2022年设立430.81公顷滆湖(东岸片区)湿地保护小区。2021年,我区还开展了对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工作。全区现有1个省级湿地公园、1个市级湿地公园、5个湿地保护小区,以及滆湖备用水源地保护区、滆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滆湖鲌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多个湿地保护区域。

下一步,我区将围绕常州市“532”发展战略,着力推进“最美湖湾城”建设,努力打造湿地净化、环境美化的新格局。今年,将修复生态湿地500亩,新建湿地保护小区1个。同时,加强湿地保护宣传,提高公众湿地保护认知度和社会参与度,营造湿地保护良好社会氛围,以生态发展之“能”托举绿色发展之“势”。

我区深入推进“危污乱散低”用地出清提升

我区认真贯彻《市政府关于深化资源配置改革试点赋能“危污乱散低”用地出清提升的实施意见》精神,深入推进“危污乱散低”用地出清提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土地资源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

行政推动,强化顶层设计。深化资源配置改革,制定出台了《武进区关于深化资源配置改革试点赋能“危污乱散低”用地出清提升的实施方案》和“危污乱散低”综合治理“五大行动方案”,将“危污乱散低”综合治理纳入各镇(开发区)的高质量发展考核,区、镇(开发区)分别成立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区“危污乱散低”用地出清提升。

规划引领,优化空间格局。高质量编制《武进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构建全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编制武进区“危污乱散低”用地出清提升行动专项规划,明确生态腾退区、转型升级区、保留提升区。结合“三个更新”深化优化工业用地保障线,引导资源要素集聚、产业集群、产城融合。

生态整治,推动政策集成。编制“年度国土空间生态整治试点实施方案”,着力打造国土空间生态整治模板。以城乡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地复垦为主要模式,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国土空间生态整治试点项目。按照宜耕则耕、宜园则园、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水则水的原则,积极推进实施生态腾退工作。

存量盘活,统筹“三个更新”。以城镇更新、园区更新为抓手,统筹推进各开发区、城镇重点区域发展;大力实施产业园区升级改造,推进低效用地、低效产业片区再开发,探索土地用途混合利用、建筑复合利用。2022年,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8201亩。

 

童心爱地球 科普向未来

近日,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武进分局携手礼嘉中心小学,开展“童心爱地球,科普向未来”主题活动,通过科普进校园的方式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爱护地球、珍惜自然资源的生态理念。

心系校园,共求一方清水。此前,礼嘉中心小学三近河里泛滥成灾的铜钱草愁坏了师生们。为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武进分局组织林业站工作人员现场为学生们答疑解惑、出谋划策,大家就如何维护树绿、花艳、水清的校园环境展开热烈的讨论,并最终总结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认识标本,共护生态平衡。在林业站的昆虫标本展示厅,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学生们科普形形色色的飞蛾和蝴蝶,并以美国白蛾为重点,向学生们科普输入性有害生物的危害及林业站工作人员检验检疫工作的重要性。同时,教给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鉴别有害昆虫的方法,鼓励他们为维护生态平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森林防火,共守绿色家园。林业站工作人员还带领学生们参观森林防火监测预警系统,让他们了解森林防火的软硬件设施,并介绍了工作人员如何对森林火灾进行监控及发现火苗的一系列工作流程。学生们踊跃提问,了解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及生活中需要防范的地方,提高森林防火安全意识。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此次活动在学生们的心中种下了珍爱美丽国土空间、守护美好自然资源的种子。他们纷纷表示,今后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守卫绿水青山蓝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下一步,武进分局还将以“6·25土地日”“8·29测绘日”“12·4法宣日”等节点为契机,进一步宣传资源保护、节约集约的理念和政策,助力全区营造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为动物筑爱巢”植树公益活动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能够保护生物多样性,它们不仅能净化空气,还为许多动物提供了食物和庇护。在近几年开展“我为国宝金牛添口粮”“我为动物家园添绿色”活动的基础上,日前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武进分局再次联合江苏淹城野生动物世界,开展了“我为动物筑爱巢”植树公益活动,邀请25组家庭为小动物们筑爱巢、种口粮,一起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世界。

在科普讲解员的介绍下,参与活动的家庭了解到植树对于动物的作用与意义,并在现场共同用枯木制作一幅美丽的孔雀拼图,将腐朽化神奇,赋予了枯木第二次生命。大家还将亲手制作的动物巢穴带往植树现场,为动物们搭筑爱巢。当天,武进分局的工作人员还在江苏淹城野生动物世界东门内广场开设小树苗科普点,普及树苗品种及栽种知识。

据悉,此次树苗均由武进分局捐赠,共计2080株,包括180株桃树、梨树、红叶李等动物食用树苗,900株法国冬青以及1000盆赠送给入园游客的小树苗。去年,该局共完成成片造林2517.9亩,其中新增造林面积313.65亩、退化林修复1044.3亩、封山育林1159.95亩,森林抚育13200亩,四旁植树22万株、培育珍贵用材树种5.7万株,新建农田林网5599亩、更新完善16900亩,开展创建省级绿美村庄8个。全区林木覆盖率26.6%,自然湿地保护率达62.8%。

 

 

爱鸟周“关爱鸟类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主题摄影比赛作品

《鸳鸯戏水》 顾晓惠 摄

《自由飞翔》 徐敏莎 摄

《捕鱼高手》 李维明 摄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