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5年12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文化周刊 桃源桥
2015年12月28日

前童的铜锣文化

●童遵森

铜锣,属民间乐器中的一种,很形象地被称为响器。它一个较明显的特点是,用专用的棒槌随手一敲,便发出“咣”的一声脆响,然后,其音绵长,不会即刻消逝,颇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意味。铜锣在农村并不鲜见,几乎村村寨寨都有,出嫁娶亲得用它,出殡丧葬得用它,建房上梁也得用它,而宗族的祭祀活动,更是少不了它。

然而,与其他地方相比,前童的铜锣,除了它的普遍性外,却还别具特点与内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概率,也是别的村子无法比拟的。

一、元宵行会的铜锣最具特色

最能体现前童铜锣文化内涵的,首属前童一年一度的正月十四行会了。明正德年间,先祖童濠公率领族人,开渠道,筑水坝,历尽艰辛,从五里之外的白溪引水灌溉农田,且把水渠修进村里,一条条环绕成网,几乎家家门前都有淙淙流水,形成了独特的“小桥流水”景观。为了感念童濠公的引水功绩,也为庆祝引水之后的丰收年景,后人便以鼓亭、抬阁等形式进行集会巡游,并最终演变为闻名遐迩的元宵行会。

在行会之前,必先在村里敲响铜锣,以宣告元宵行会行将开始——其实也是一种前奏。具体是在正月初十开始,其人数,则按规定由各房族指派。而每天铜锣的数量,呈翻倍递进,且以担计算,即用一根扁担挑着两面大锣为一担。挑担者敲前面的锣,后面的锣,则由另一人敲打。第一天是四担,第二天为八担,如此到正月十三,便剧增至四十八担。之所以最终定为这个数,是因为“四”与“八”是个吉利数字,其中既有希冀四季平安的意思,也有祈盼世代子孙大发的寓意。而锣的大小,也不一而足,有直径一米的,也有一米二十的,是为特大锣,其声音深沉、雄浑,特别有震撼力。由于其重量实在太沉,所以,就由两人抬着。直径六七十厘米的,则最为普遍,响声脆亮亮的,非常悦耳;也有直径四五十厘米的小锣,这音色呢,便有如童嗓子,较为尖细,轻飘飘的,却也别有韵味。每天午后开始,敲锣的人按事先固定路线走街串巷,尽职尽责,不会肆意抄捷径,更不会敲得疲塌塌、软绵绵的,无不精神亢奋,挥臂有力。特别是最后这天,铜锣与敲锣人数增至最大值后,想想吧,那是一种什么场面与气势!九十六面大小不一的铜锣,近一百来人,有序地排成一条长长的队伍,每人都极为神圣庄严地、郑重其事地敲打着面前的铜锣,“咣当、咣当”、“咣咣、咣咣”、“当当、当当”,不同的锣声互相交织在一起,颇似气势宏大的交响乐,既彰显漫漫古风,悠悠古韵,且震耳欲聋,响彻村子上空,也回荡在村里的大街小巷、角角落落,所到之处,村人无不有一种喜庆与激奋感。

在旧时,前童人把元宵行会的敲铜锣,叫做“咣铜龙”。或许,这只是一种叫别了音的口头语,世代沿袭,习以为常。然而,被誉为前童族史活字典的童富铎老人,却不以为然。他侃侃而谈,条分缕析,剖析其中深刻的文化意蕴。他说由一百来人与九十六面铜锣组成的队伍,便俨然一条长长的“铜龙”;而在众人齐齐地敲打下,铜龙发出巨大的震撼人心的嘶鸣,一路上,一边缓缓地游动,一边威威地嘶叫着,活灵活现、真切生动地呈现在世人面前。瞧着这罕见的情景,谁都不免会由衷赞叹,这真可谓天下第一铜龙!童富铎老人鞭辟入里的分析,没有半点牵强附会的意味,令你心悦诚服。

二、日常之中的锣声各具特点

事实上,前童的铜锣能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不仅仅限于元宵行会,凭此是很不够的。如开头所提,前童人在铜锣的应用上,是很广泛而普遍的,而它所起的特殊作用,也是无可替代的。

除了婚丧喜事、祭祀这些普通的活动外,概括起来,前童的铜锣最起码还有另三种功能。首先,它能起到凝聚民心,激励精神的作用。譬如发生火灾,以前没有什么警报器,再说,也不像上百户,或者几百户的小村庄,只要有火情,马上便一目了然。前童是个有名的大村庄,在清末民初,就有上千户人家,方圆范围足足有一平方公里之多,哪儿起了火,远处的人们根本无法发现,不能在第一时间赶来救火。由于这现实的状况,铜锣便发挥了独特的功用。村里历来就有专门的敲锣人员,哪儿一旦发生火情,便立即通知他,然后,他一边小跑,一边敲响铜锣,高喊着某某处着火啦,大家赶快去扑救啊……而这锣声节奏,就像狂风暴雨般咣咣咣咣咣地急促而连续不断。人们只要一听到这锣声,即便敲锣人不用喊,就知道这是火灾警报,它就像古战场的鼓角,现代战争中的冲锋号,让人血脉贲张,激情勃发,毫不犹豫地扑向火场。

另如久下暴雨,溪水猛涨,前童筑在白溪岸边的拦洪大坝——黄沙坝,就会岌岌可危,如若大坝一旦坍塌,这洪水就会如猛兽般直扑前童,无情地吞噬生命财产。这样的严重灾情,在前童的历史上,已是多次发生过。所以,前童人视黄沙大坝为生命线,只要连日下起大雨,精神上就会高度紧张。往往在这个时候,前童的铜锣就会及时敲响。它虽不像火灾警报这么火急火燎,急促不断,但其节奏,也可谓是声声催人急,有一种急迫感。敲锣人拉起长腔喊着,黄沙坝有危险喽,大家赶快去防洪喽。人们闻声后,哪怕是半夜三更,都会立即自觉行动起来,带上抗洪的工具与物资,赶往黄沙坝全力以赴地坚守着。

其次是,把它作为传递讯息的工具,并发挥其宣传功能。在建国初期,一个运动接着一个运动,且往往要进行大力宣传。比如搞爱国卫生、扫盲学文化、防火防盗,学习新婚姻法等等。为配合搞好这些工作,这铜锣就不可或缺了。敲锣者边敲边喊事先拟定的口号,每条小巷都不漏过,且必定是连续多天不间断,直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就是到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传统的敲锣形式仍然在沿袭,比如通知上环的妇女,到镇卫生院进行透环啦,小孩开始打防疫针啦,什么时候选举村民委员会啦等等。确实,这铜锣一响,比每家每户另行通知要方便多了。而上述的这些锣声,也往往是咣、咣、咣地不紧不慢,平和而悠扬。

再是,当村里某人丢了一头猪,一只羊,或者一头牛,甚至是走丢了小孩,都会用敲铜锣的方式来寻找。敲锣者在村里的大街小巷转着,喊着,如若是丢了猪的,会喊,我家跑了一只猪,如有谁看见,请告知我一声,一定好好感谢。当然,还得把猪的大小,长什么模样都说清楚。而这样的锣声,就另有一番韵味了,它会咣——咣——咣——响得很缓慢,几乎是待这一下的余音快没了,再敲一下,就这么循环往复。人们一听到这锣声,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当然喽,在前童的历史上,还有很多不同内容的锣声,有的可归属于铜锣文化范畴,有些则不然。比如,就在上世纪的“文革”时期,由于处于无政府状态,一些别有用心的造反派头头,利用手中权力,也曾在村庄里敲响急遽的锣声,一会儿要扫“四旧”,把许多宝贵的文物毁于一旦;一会儿揪斗“走资派”,把老干部作为人民的敌人;一会儿呢,又挑动群众斗群众,搞得一片乌烟瘴气。其实,简明地说,“文化”一词是具有特定含义的,能被赋予文化称谓的,一定具有它的正统性、纯洁性,以及完美感,从而也是崇高而神圣的,否则,那就是对它的严重亵渎。故此,这个时期的锣声,可谓是给前童的铜锣文化,沾染了无可挽回的污点,这是非常遗憾的事。

三、前童铜锣文化的起源与延续

前童人为何如此热衷于铜锣文化,与其结下不解之缘?这似乎是个有趣的话题。这儿有一个传说,前童的始祖是个卖铜锣的生意人,来自黄岩。那天,他经过塔山与鹿山之间一个叫上畈坎头的地方,因天气严寒,便拾了一些枯柴,在坎脚跟烧火取暖。过后,为防止残火复燃蔓延,便盖上了一些泥土。待他卖了铜锣回来时,却发现其火仍未熄灭,好生惊奇,顿感这是个风水宝地,便迁徙此地。当然,传说不可当真,但至少说明前童人与铜锣,似乎是一个与生俱来的不可分离的生命整体。

事实上,前童的铜锣文化是有主观与客观两方面的因素促成的。从传统的观念来说,那就是在前童前面石镜山的半山腰上,有一面硕大的石镜(是一块平滑的巨型岩板,上面常年湿润),天气晴好时,在阳光的折射下,闪耀着强烈的光芒,正好对着前童村子,这就致使火气太旺,易发生火灾,人们就没安生日子过。于是,祖先为了辟邪,或者说为了破解这一“魔咒”,便采用敲铜锣方法。从“五行”学说中,有金生水,水克火的说法,铜锣属金,只要敲响它,就能调节阴阳,克制前山的石镜之火。所以,除了元宵行会大敲特敲铜锣外,平时也断不了锣声。

若从客观上分析,也实在是前童的村子太大了,不采用敲铜锣这一方式,就不能有效地激发人心,凝聚村民力量,也无法有效地把各种信息尽快地传递给所有村民。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前童独特的铜锣文化。难怪在旧时,周遭的人们都说,不怕前童村大,不怕前童人多,就怕前童敲响铜锣。其意思就是,别看前童人平时很软弱,也似散沙,若一敲响铜锣,人心聚齐,力量倍增,不怕办不成什么事。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前童铜锣文化的内涵所在。

现在,前童整个村子的面积,已至少增至三平方公里,有三千多户,一万多人口,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集镇了。再加上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保护,这元宵行会是愈搞愈火,愈来愈名声远播,那么,这传统的前童铜锣文化,也就会得以延续,这是无须质疑的。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