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渔井旅游景点再“上新”
初夏,在硖门畲族乡渔井村入海口处,淤泥逐渐褪去,一座“彩虹沙滩”雏形已显,配套休闲栈道、海豚喷泉等,打造渔村旅游新打卡地。
“这里原身是一个小型避风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成,用于远洋船和小渔船停泊。”据当地村民介绍,20世纪90年代,该避风港部分坍塌,避风抗台等功能受到影响,一度闲置。
近年来,随着我市全域旅游持续推进,渔井村充分发挥“畲乡风情·渔村听涛”乡村振兴示范带沿线重点村优势,整合特色资源,推进乡村旅游产业项目和服务配套设施全面发展。避风港的改造提升随之提上日程。
“在原来的基础上,我们重新建设闸门,作为避风港的同时,无缝衔接建设旅游‘彩虹沙滩’景点,等6月底投入使用后,随着喷泉的变化,与阳光碰撞出美丽的彩虹,吸引更多游客打卡游玩。”渔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本严说。
旅游玩法“上新”,发展配套升级。
在渔井村码头,渔井游客服务中心和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项目正加紧前期准备工作。据了解,该项目利用原有旧候船室,改建占地面积约750平方米的两层“灯塔”造型建筑。
“我们希望打造一个精神地标,既承载渔井周边游客的文化娱乐功能,又能作为渔井的人文建筑景观和打卡地,继承渔村文化气质的同时,塑造汇聚视觉焦点的地标性建筑。”项目主要设计师王澜钦说。建成后,一层主要作为候船室、售票厅、特产展销区、游客服务中心和渔村文化展示厅,二层主要为文化展演、大型会议、团建拓展活动等提供场地,同时对周边场地进行整理整治,建设或修缮包括馆前文化公园、停车场、文旅导览区的公共区域。
从“点上开花”向“面上提升”,渔井村先后开展生态停车场硬化、路面沥青铺设、创意彩绘和夜景提升等工程,焕发新生机,入选福建省“金牌旅游村”“多彩宁德·最美金牌旅游村”主题线路,海上铂宫、渔井里等特色民宿成为硖门畲族乡乡村旅游新业态。
“如今,周末游客量每天约有两三千人次。为提升游客体验感,我们准备进一步延伸1公里观海栈道,并建设环村石步道,吸引游客进得来、玩得好、留得住,尽情享受旅游休闲时光。”林本严说。
□ 王婷婷 郑纯泽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