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06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A15:校园
2023年06月21日

省前中延陵春秋历史博物馆开馆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

□ 记者 谢丽娟

校园博物馆因其植根于学校文化的深厚沃土,不仅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育人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学校深厚学术和文化积淀的重要标志,是凝聚学校精神的智慧摇篮。经过了30多年的酝酿与沉淀,6月16日,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延陵春秋历史博物馆正式开馆,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用于征集、典藏、陈列、展示和研究大量珍贵文物和书法作品。

立足三个文化 进行红色布展

上世纪90年代初,在陕西省文物厅副厅长、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馆长、省前中校友陈全方的帮助下,省前中建立了西安碑林拓片室和文物陈列室。1999年,学校与武进淹城博物馆开启馆校合作,借入淹城出土的春秋时期独木舟残件及一些文物与相关复制品,省前中文物陈列室初具规模。2020年开始,在此基础上建设校内历史博物馆,并不断升级改造,于2023年建成延陵春秋历史博物馆。主要由“三馆两室一廊”构成:春秋吴韵馆、碑林拓片馆、文物研学馆、史料研读室、家书陈列室、延陵名士廊,从党建元素、规范建设、便民服务等方面加强规划和建设,不断健全功能场所、更新设备设施,依托博物馆,逐步打造“创品牌,有特色”的党群基地。

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高文化传承创新意识

春秋吴韵馆的陈列以淹城出土文物为主,包含上至新石器时代常武地区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石器(如玉琮、玉璧、石凿和石锛),下至春秋时期常武先民使用过的生产、生活器物(如淹城遗址出土的独木舟)。碑林拓片馆继承学校原有拓片室的资源,展出西安碑林拓片,反映我国古代文字和书法发展的历史。文物研学馆通过60余件青铜器、150多件陶瓷器的错落摆放,打造出“沉浸式”教学环境,其中,青铜器多为中国各大博物馆馆藏国家一级文物的复制品,主要反映商周时期社会状况;陶瓷器均为苏南地区考古发掘的春秋时期文物真品。史料研读室配有各类历史教具模型、现代化教学软件及信息系统,学生可在此进行历史探究活动。

展现革命先辈崇高信仰 坚定拥护党的领导

延陵名士廊,以时间为轴,通过展示季札、萧统、唐荆川、赵翼、恽南田、瞿秋白、史良、赵元任、周有光等一大批地方文人名士的生平事迹与重要作品,体现“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的常武文化风貌。尤其是近现代常武地区涌现出大量革命志士与各行各业的杰出代表,他们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建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通过介绍他们的事迹与精神,充分展现了一代代常州人追求富强、民主,倡导平等、法治,坚守爱国、敬业的价值准则,更进一步坚定了广大党员群众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念。

展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凝聚民族复兴伟大力量

家书陈列室拟与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深入合作,以近现代家书为主要陈列,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一批革命志士的书信,呈现出中国共产党在灾难深重的近代中国勇于担当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以促进对革命文化的深刻理解,激发党员群众的内在价值自省。

馆室还将精选并陈列一部分常武地区名人书信,如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等革命者的家书,以反映百年来的历史发展变迁与老一辈革命家的担当与贡献,帮助党员群众深刻体认他们在特殊岁月中所铸成的伟大人格与作风修养。并向社会征集各界杰出人物和普通群众的家书,用以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各领域建设成就、社会发展与时代变迁,使党员群众深切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创造的丰硕成果,以增强党员群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同时,博物馆还深入挖掘校本历史资源,从学校档案室保留的数十年以来的资料中,梳理学校党组织发展历程中的大事,从而呈现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基层单位党建与党群关系的发展样态。以党建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领导、服务群众方面的作用提供借鉴。

丰富服务形式 提高服务质量

省前中延陵春秋历史博物馆提供展览内容自选、群众预约临展等服务,积极推进布展工作,结合重大纪念日增添临时展览等方式,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进一步发挥服务群众的功能。

同时,充分利用学校馆藏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春秋文物鉴赏》《碑林拓片研习》立足于对我国古代文物与历史遗存的探究;《家书传情》以近现代名人家书为主要研习对象,旨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精神品质。面向全体师生和社会公众,通过专题讲座、主题沙龙、集中授课、征文评比等方式,加强博物馆与群众的互动联系,为提升党员群众的历史素养与认识、思想觉悟与家国情怀提供助力。

培根铸魂明责任 文化传承有担当

司马迁认为,史学的意义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历史学的价值与作用在于帮助我们再现人类的过去,重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发现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并以之指导人类的未来。省前中延陵春秋历史博物馆的建设,增加了学生学习历史、了解中国文化的积极性,推进乡土历史学习研究,是文化传承的重要举措,同时,也为学生的具身化学习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场所。学生们在这里研究性学习、专题性探究、沉浸式体验,博物馆研学,实现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博物馆还将成为展示和鉴赏艺术之美和史学之美的平台,全体师生在这座殿堂之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感受艺术的无限魅力。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符一波表示,“延陵春秋历史博物馆建设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文化传承同样意义重大。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从碑林拓片室、文物陈列室,再到延陵春秋历史博物馆,开启的不仅是精彩纷呈的展览,更是省前中人文艺术的新篇章。在未来,学校将接续努力,把博物馆打造成弘扬学校精神、培育时代英才、传承常武文化的一流平台和重要基地,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推进“两湖”创新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