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10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A10:副刊/淹城
2023年10月18日

风满中山陵

□ 张献丹

早年,孙中山先生在紫金山说:“他日我辞世后,愿向国民在此乞一抔土,以安置躯壳尔。”我仰慕先生,内心一直有一个坚定的想法:去南京,去中山陵!这次国庆,我遂了愿。

这是一座园林式陵墓,依山而建,坐北朝南,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在紫金山长眠的不仅有中山先生,还有孙权与朱元璋。中山陵平面图呈一警钟形,寓含先生“唤起民众”之意。中山陵设计师吕彦直在一笔一笔画下设计图时在想些什么呢?是不是在思考,究竟要怎么设计,才能体现先生的宏图大略?

乘坐观光车进去,一路的法国梧桐高耸仿佛入天,似是为先生守灵。梧桐静默地陪伴在这,守护在这,一股肃穆之感油然而生。游人也安安静静的,仿佛怕打扰了中山先生的沉睡。我们不约而同地拍照,记录陵园路这一刻的静谧美好。照片定格的一瞬间,仿佛框住了百年前的风。历史的沉淀,时光的质感,都静静地在这条梧桐道上流淌。

到了广场,映入眼帘的是牌坊上先生手书的“博爱”。博爱体现了先生宏大的人文情怀,家国天下的宗旨理念。透过这两字,彷佛看见他为求得民族自由与平等呕心沥血的样子。“国父”二字,先生当之无愧。在博爱坊前拍了合照,便继续向前。前路松柏苍翠,行道静默。

前面有石阶392级,代表着那个年代中国三亿九千两百万同胞。这些台阶是用花岗石砌成的,从下往上看,只见台阶不见平台,从上往下看,只见平台而不见台阶。我抬头远望上面的祭堂时,想起一张老照片,黄埔军校的入伍官兵在中山陵石阶前的合影,现只留下“中山依然在,不见黄埔人”的叹息。

登了顶,回头一望,果真是览山小,梧桐伏,南京城池尽收眼底。一百年前,先生还在为国共合作而努力,在1924年,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实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那时候的中国还处在北洋军阀统治下,政治日益腐败,民不聊生,和现在的太平盛世、河清海晏形成强烈对比。

先生和鲁迅先生很像,都是学医,都是目睹中华民族有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危险而弃医另寻出路,始于对国民苦难的同情,从“救人之仁”到“救世之仁”再到“救国之仁”,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了两位伟人的一生。看着熙熙攘攘的游人,望着繁华富庶的南京城,想起先生“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是先生已经知道资产阶级救国之路行不通后发出的感慨。如今,想必先生泉下有知,也可瞑目了。

遥望紫金山,远眺南京城,我走过了“博爱”,走过了“天下为公”,走过了“三民主义”,走过了“九州大同”,也走过了三万万同胞的臂膀。登上紫金山的山顶,站在先生墓前,我眼含热泪。

今天的中山陵不单单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个人,它如同吕彦直先生的设计一样,成为了中国国家历史记忆里的一口大钟,时刻提醒着我们铭记历史。如先生说过的“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南京中山陵,石阶三九二。山静似太古,先生长眠处。离开时风清气满陵园路。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