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1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综合新闻
2024年01月04日

扬优势找差距促发展

发挥产业优势锻造发展动能 为赤峰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工业力量

赤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3年,市工信局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推进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工业强市,坚持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提高产业现代化水平,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赤峰新篇章提供坚实支撑。

 

立足发展优势

发挥工业“压舱石”作用

 

近年来,市工信局坚决落实落细国家、自治区稳增长系列政策,着力优化供给、扩大需求、增强动能、帮扶企业,工业经济发展思路进一步理顺,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工业产业发展优势进一步凸现。

立足全市丰富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我市地跨大兴安岭有色金属成矿带和华北地台北缘多金属成矿带,是“中国有色金属之乡”、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战略资源接续基地。市工信局主动出击,多次前往洛阳、深圳、北京等地对接相关行业领军企业,推进锂材料、电解铝等重大项目落地。我市设施农业面积、蔬菜产量、家畜存栏连续多年位居内蒙古首位。依托富足的农畜产品,坚持推进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做精做深。

立足优越的政策优势,探索工业发展新路径。2023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赤峰设立国家级蒙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2023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同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要求国务院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根据意见确定的目标任务,加强指导协调,出台配套政策,对内蒙古落实“五大任务”给予大力支持。上述重大利好政策为我市工业吸收借鉴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壮大产业规模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市工信局将用好工信部在落实《意见》中率先提出的在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产业基础再造、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科技创新等重点方面给予的政策支持,不断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市工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立足强劲的创新优势,培育工业发展新动能。持续推动工业企业科技创新主体责任的落实,激励工业企业加大创新投入。近年来,市工信局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向上级申请奖补资金、鼓励企业申报科技创新平台等方式,支持带动一大批工业企业科技研发。2022年度,全市规上工业企业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合计5.25亿元,同比增长64.7%,其中R&D经费支出超过1000万元的行业大类增至8个,包括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坚持问题导向

厘清制约工业发展瓶颈

 

在抓住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要正视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为我市工业今后更好更快发展找准突破口。

在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方面还有差距。作为政府经济部门,市工信局的工作重心更多地放在了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上,对党的创新理论宣传阐释不够到位,致使个别干部和群众对“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缺乏全面认识,片面认为传统产业就是低端产业、高耗能产业,忽视了传统产业为高科技产业发展所提供的基础支撑作用,特别是忽视了传统产业在国家安全中的战略地位。同时,没有科学认识到传统产业做到了能耗世界最低、排放世界最低、成本世界最低时,传统产业就是先进的绿色的产业。

在工业发展意愿上还存在差距。多年来,体量不大、增量不足的问题始终制约我市工业经济发展。2022年,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520亿元,在全区排在第4位,工业增加值仅是鄂尔多斯的19.6%、包头的43.3%。2023年,全市新竣工投产工业项目仅23个,实现新增产值17亿元,仅占目前全部规上工业完成产值的1.2%,拉动效果很不明显。

特色资源优势发挥方面还存在差距。我市新能源资源丰富,装机已达到700多万千瓦,但目前为止,发展模式仍是发电卖电,没有将新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要素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未能通过新能源吸引带动大批制造业项目在我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锻造发展动能

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新征程上,市工信局将按照市委提出的争先进位要求,认真落实市委八届五次会议精神,加紧优化产业结构、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作风、主动担当作为,努力为建设具有赤峰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工业产业体系作出新的贡献。

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把握,积极宣传贯彻新发展理念,使全社会更加熟知新发展理念,并在实际工作中形成以此为引领的社会共识。

进一步加快发展工业经济。切实抓好工业经济运行。把稳增长摆在突出位置,抓住运行这条主线,推动我市工业经济实现合理增长,确保完成年度和“十四五”规划的增长目标。切实扩大工业投资。加强项目谋划,务实开展招商引资,提高项目成功率,力争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未来3年每年增速在50%以上,3年累计新增完成500亿元以上,做大做优赤峰工业。

进一步发挥好新能源资源优势。做好新能源这篇大文章,以新能源为杠杆,撬动我市制造业实现扩链、延链、强链、补链。通过配置相应比例的新能源,降低制造业生产成本、提高制造业绿色成色,招引打造产值1000亿元的电解铝及铝后加工全产业链、产值1000亿元的锂金属及锂材料锂电池全产业链2个产值1000亿元的新的支柱产业,同时谋划打造产值300亿元的600万吨以上煤焦化及副产品精深加工全链条产业,为再造一个赤峰工业提供坚实的项目支撑。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