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4月20日

张根群:

用多彩玻璃塑造“晶”彩人生

阅读数:168  

融媒体记者 于 伶 潘 健 孙 军

玻璃是现代人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物件,人们可以把它做得五光十色,耀眼夺目;也可以把它做得千姿百态,功能强大。就是靠这些人们习以为常的玻璃,淮安市群达玻璃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根群26年如一日扎根玻璃行业,塑造了自己的“晶”彩人生。

走进淮安市群达玻璃工艺品生产车间,便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热浪,几十处工位的火焰熊熊燃烧,工人们聚精会神地忙碌着,通过拉、搓、压等一系列技法,转眼间一件件精美的玻璃制品便出现在眼前。

在公司展厅,色彩斑斓的玻璃工艺制品摆满了橱柜。张根群回忆说,自己从父辈那代人开始制作工艺玻璃。一开始是只有几个人的小手工作坊,没有什么机械设备,都是靠手工制作产品,赚的都是辛苦钱。

1998年,淮安涌起草根创业热潮,一时间小作坊、小厂房遍地开花。就在这一年,张根群的父辈创办了淮安市群达玻璃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也就是淮安市信达玻璃工艺品厂。说是工厂,其实也就是一个只有几个人的小家庭作坊。很难有人想到,群达玻璃就是这样从一个小作坊起家的。

玻璃工艺品制作在别人看来艰难又枯燥,张根群却觉得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一块小玻璃看似普通,但每个工序都是纯手工,有一点偏差,这个产品就报废了。师傅们用自己的双手,为人们缔造了一个五彩晶莹的世界。

玻璃制品属于传统的手工艺行业,长期以来,行业的工人们都是在做着一种相对廉价的商品,导致了从业者没有体面的社会身份,企业也没有显著的社会价值。张根群在从事这个行业二十几年的过程当中,深切地体会到,以前的生产经营方式无法带领身边的几十个员工走向幸福和富足的生活,也不能给他们带来太多的社会荣誉。

说起公司的不寻常发展路,张根群深有感触地说,国内玻璃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不是手工制品概念的起初阶段。作为一家初诞生的手工小作坊,人才资金缺乏,技术欠佳,销路狭窄……群达玻璃在大规模生产上有着太多限制。26年的发展历程中,张根群凭借着对玻璃行业的敏锐洞察力,在一个又一个发展节点上,抓住了行业的风口,拓宽思路,转变思想,让企业持续进步。

好产品不愁销路,张根群带领企业一班人,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大型商品展销会,亮出“看家本领”,逐步扩大销路的同时,也将富有中国特色的产品展示给全世界。

找到适合的发展空间,群达玻璃很快成长起来,张根群却并不满足于这样的现状。多年从事玻璃制作、销售工作,张根群积累了丰富经验和经商之道,也显露了他与常人相比少有的魄力。2023年,由山阳街道牵头,群达玻璃迁入经济开发区,利用厂区内的空地建设生产车间和展示中心,总投资1.05亿元,新上切割机、烤炉、热压机等生产设备80台(套),可年产800万套琉璃工艺制品。

目前,群达玻璃拥有国家200多个产品专利权,主要生产及开发玻璃工艺品、灯饰配件、玻璃首饰、玻璃摆件、玻璃花等近万个品种。据介绍,厂里50多名工人每天可生产1万只工艺品,主要出口到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产品深受国外客户欢迎,今年的订单已排到8月份。

这一次的自我升级使群达的生产能力快速提升,但张根群思考的重心又放在了如何提升产品的价值、打开更加广阔的市场上,对树立行业地位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企业要有文化,艺术需要创新,不能仅为了生产而生产。

“我们的愿景是希望让生活彩一点、让世界美一点,我们的使命是让世界人民爱上中国琉璃。”张根群说。他有信心通过努力给员工一个好的生活,让企业真正做到百年传承。在公司向文化型、品牌型、科技型方向转型过程中,打造中国琉璃行业最好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