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4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4年04月23日

精雕细琢下的匠心

——记“浙江工匠”培养项目人员郑国地

编者按:一方“嘉”人,勤劳务实、善于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在市县两级吹响“强城行动”号角之际,本报今起推出人物专栏《一方“嘉”人》,宣传报道各行各业先进典型人物,从一个个故事中,感受他们的“初心”,从一张张面孔里,体会他们的奋进,营造全县上下大力实施“强城行动”的良好氛围,汲取“强城有我”的奋发力量!

一条硬板凳,50多把工具刀,一坐就是一整天。郑国地以木为纸,以凿为笔,在原本平平无奇的木桩上刀笔生花,一雕一刻间,留下了自己对美的追求和理解,这就是从事木雕工艺20多年的他每日都在坚持的事业。近日,郑国地入选“浙江工匠”培养项目人员名单。

20年苦练刻牛技艺

郑国地的工作室“藏”在乌牛街道河口村一处普通居民楼里,走进大门就能看到许多以牛为主题的作品摆放在橱柜里。在二楼的雕刻室,郑国地仔细端详着手中的作品,不断切换着平头刀、圆刀、三角刀,处理着细节的刻画。

“这几把都是我伯父传给我的,用了20多年了,很有感情,哪怕刀头变短了,我还继续用。而这几把是自己买来上好的钢条,自己打磨的,古人是十年磨一剑,我们是十年磨把刀,反反复复去打磨,这样用起来才趁手。”郑国地如数家珍般向记者介绍着他的各类工具刀,一双关节粗大、布满老茧的手上依稀能看到以前雕刻时留下的刀痕。郑国地表示,一幅作品需要用上50多把不同的刀具,大刀阔斧,小刀修光,起码要持续20多天才能完成一幅作品,在他精雕细琢作品的同时也会不小心在手上、腿上留下划痕。

据了解,郑国地18岁随伯父学习木雕艺术,2000年之后才开始专注于对“牛”的雕刻。“当时我们这里人人都会木雕手艺,所产的木雕佛像卖到东南亚、日本等地。可我觉得制作木雕佛像过于狭隘,我想做点自己喜欢的内容,儿时记忆中春耕劳作的老黄牛,山谷间悠扬回荡的绵长牛哞声,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记忆中。牛喻指中华民族任重道远,勤劳、忠诚、奋勇直前的优良品德,而且牛脚踏实地、坚韧不拔的时代精神也应该是我们世人要学习的精神。”回忆起当年,郑国地埋头在家苦练刻牛技艺,有活儿也不愿意接,还被伯父训斥了许久,如今小有成就,感叹一切都是值得。

拜“牛”为师丰富作品

除了拜师求学,高校进修,郑国地常常跑到田间地头,拜“牛”为师。“离家不远处就是农田,我就来这里近距离观察它们,也会跑到农户家里,问问他们有关牛的生活习性。我觉得艺术的表现总是离不开写实的,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从业20余年,潜心雕刻,合上眼睛便能熟悉地刻画出牛的每一个细微的动态与神情,郑国地相继完成了《乡情》《童年》《净土》《会意》《家的呼唤》《时代精神》等作品,作品中所表达的内涵精神也不断丰富,从蓬勃汹涌的原始生命力或是酣畅淋漓的乡间意趣,再到时代精神的探索,横溢在作品中的灵动生机与对生活本质的思考,使其成为业内佳话,大家赞叹他的出人意外,也佩服他的慧心匠意。

“早期的时候,我们是追求把牛样子做得准确,比例、骨骼、生活习性做得接近写实,通过牛不同的动作,抓好细节肌理的处理,力求生动,中期的作品,以深度、厚度与力度,夸张而不做作为方向。”郑国地说,“如今,我们主要是通过作品来表达一种精神,与时俱进、积极向上,表现力量与意志的风骨。”

用“老黄牛”激励自己

虽然在木雕行业,现代机械已大规模替代传统手工,但在郑国地看来,木雕匠人手中每一刀力道和角度都不尽相同,正因为这些不同,作品才有了灵气。他认为,一双匠人的手才能为这静物注入灵魂。“做手艺的人,就是要静得下心,肯下这份傻功夫,但除了肯吃苦,还要多去户外走走,积累生活素材,增加创作的灵气。”

郑国地求艺路上,他的脚步从未停歇。郑国地认为,时代不会辜负劳动者,从业路上他始终相信诗在远方,路在脚下。2015年他参加温州市首届木雕技能大赛获银奖,2016年荣获浙江省首届木雕现场技能大赛金奖,2021年中国艺鼎杯木雕现场创作大赛荣获第一名,并获中国木雕状元称号,先后获永嘉县工艺美术优秀人才、温州市工艺美术优秀中青年艺术家、温州市高层次人才特殊计划传统工艺领军人才、浙江省“新峰计划”人才等称号。

面对这些荣誉称号,他认为这只是对自己现阶段努力的一种认可,自己还要像墙壁上的作品《勇者》中的老黄牛一样冲破桎梏束缚继续拼搏。“对我来说,这些荣誉只是一个开始,前路漫漫,仍需潜心修炼,厚积薄发。这幅作品的老黄牛正在努力突破世俗的条框,我也希望借这幅作品激励自己拼搏奋进。”郑国地这样说。

记者 汪霞 王凡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