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科技成果转化日趋活跃 科技与产业持续“双向奔赴”

本报评论员

国家知识产权局近日发布的《2023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39.6%,较2022年提高2.9个百分点,连续5年稳步提高。

数字的背后,离不开一系列政策的支持。《关于新时期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知识产权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一系列产业政策的出台,为企业加快创新发展、加大研发投入、促进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环境。在青海省海拔3000米左右的德令哈戈壁滩上,由浙江可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投建的青海中控德令哈50兆瓦塔式熔盐储能光热电站正日夜不停运转。从2010年来到青海,这家民营企业用10多年的时间攻关光热发电难题,最终攻克塔式熔盐光热发电核心技术,成功建成塔式光热发电站,形成有效专利205项。在政策支持下,越来越多民营企业主动出击、攻坚克难,在各重大科技项目中大展拳脚、贡献智慧。

发明专利产业化率的提高还得益于产学研合作的深化。企业懂市场需求,专家有发明专利,如何促进二者“双向奔赴”,实现科技创新成果高效转化为产业发展动力?政府搭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已成为大势所趋。在辽宁省大连市长兴岛的精细化工创新园内,民企与高校等科研机构携手创新的佳话比比皆是。园区内的大连宝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与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牵手,共同研发特色精细化工产品30余项,包含二氧化碳捕集剂、新型医药和超高效农药及其中间体等多个产品,目前已实现多项成果的中试验证和产业孵化。企业家“出题”,科学家“答题”,产学研深度融合越来越成为加速技术更新迭代、扩大技术推广应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有效途径。

发明专利产业化率的提高与人才息息相关。专利价值的实现需要研发主体、生产主体、政府部门和其他服务主体之间的协同配合,无论是原始创新还是成果转化,人才始终是核心。近年来,河北省通过培育技术经理人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做法值得赞扬。这些技术经理人由本地技术转移服务机构、高等院校等9类从事成果转化的从业人员组成,经过专业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培训后,他们走出院校、科研机构,走进企业生产车间,把技术成果从实验室带到生产线,成为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探路人。从2021年我国将技术经理人作为新职业纳入职业分类大典,大力培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已成为建设专业高效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重要内容。如今这些百炼成钢的技术经理人正活跃在产学研结合一线,帮助技术成果找到交易目标,推动技术成果转让并实现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