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小小钢球”里的匠心传奇

“流动的中国”中,高铁如巨龙般在大地纵横驰骋,其背后滚动的是工匠精神的力量与智慧。这种力量,有一股正是来自江苏力星通用钢球股份有限公司的工匠们。他们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推动了国产滚子轴承制造水平的飞跃,为高铁事业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边的尺寸数据再检测一下,陶瓷球的精度相较于其他滚子有更高要求。”在江苏力星通用钢球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研发中心,力星股份副总工程师沙小建带领团队不断攻坚陶瓷球的核心技术。34年的行业深耕,让他见证了轴承事业从起步到腾飞的全过程。

回望30多年的历史长河,力星工匠们的足迹清晰可见。1995年,力星率先建成国内首个恒温精研生产车间,为高精度产品提供了坚实的保障;1999年,力星又率先进行树脂砂轮研磨工艺研究及相关实验;2004年,企业的汽车轮毂轴承钢球荣获科技部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2017年,力星获批筹建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滚动体分技术委员及秘书处,荣获国家工信部颁发的第二批制造业单项冠军;2023年,力星获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这些荣誉与成就,不仅记录了力星轴承的发展历程,也凝聚了沙小建等力星工匠们的汗水与智慧。“滚子有一个瓶颈就是高精度的滚子,当时只能做三级包括三级以下的低精度滚子,高端的二级、一级以上的滚子,国内是没有企业能做的。从承担这项工作起,我们身上就有一份责任。”沙小建告诉记者。

在科技创新成为行业热词的今天,力星更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带领轴承产业走出困境、实现振兴。2013年,力星钢球成立滚子技术研发团队,沙小建与徒弟江亚东共同开启了高铁滚子的研发之旅。“经过不断攻克,我们找到了技术关键点,初步可以批量稳定生产二级、一级高端滚子。”沙小建介绍。

滚子轴承虽小,却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技艺。为了确保高铁的安全与稳定,他们必须确保每一个轴承都达到最高的品质要求。高铁轴承作为高铁中少数尚未实现国产化的关键部件,其研发与生产难度可想而知。“当时开发这个产品的时候,滚道面突出的问题,我们始终没办法解决,我们研发团队就利用当时研发第三代轮毂钢球的经验,逐条排查,每个工艺参数单一验证,最终找到了解决这个技术瓶颈的方法。”力星股份滚子分公司技术领头人江亚东拿着高铁滚子轴承产品自豪地告诉记者,“我手上的这个产品是应用在时速350公里的高铁齿轮箱里边的滚子,目前我们已经突破了高铁行业高铁产品(滚子)的100%进口,像这类产品我们是国内唯一一家通过80万公里高铁测试的。”

正是凭借着对技术的执着追求和对品质的严格把控,力星的工匠们成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为国产高铁轴承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滚动的地方就有中国钢球”,这是力星工匠们的信念与追求。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让中国钢球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融媒体记者蔡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