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在这里,聆听中华文明的前进足音
来,看看长江南京段三处重要地理标识
本文字数:1918
□ 苏真 赵志刚
三宿岩
三宿岩被江水长年冲刷形成的溶洞
50年代的秦淮河入口,600年前比这更宽阔很多
绣球山原为江边矶石
非洲肯尼亚布拉瓦海港古灯塔,郑和船队到过这里,郑和看过这个灯塔。
原江畔红石山遗址
郑和下西洋船队从这里开始出发
三宿岩
南京狮子山下静海寺后院内,有一天然形成的小山。山不甚高,怪石嶙峋,围绕转一圈才百十来米。山下有一水塘,因为隐在后院,易为常人忽略。
南宋时这山突兀矗立在临江岸边,江涛急流冲击回旋,气势逼人。清代文学家吴敬梓曾这样描述它;“昔日涌江涛,岩下落征帆”。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率主力越过淮河,屯兵采石矶,兵锋指向江南重镇建康。
虞允文奉命犒师至宋军阵中,见宋军涣散,毫无斗志,情势万分危急。 大敌当前,国家生死存亡之际,虞允文亲自督师,临机设计,沉着指挥。宋军受到激励,奋勇杀敌,采取机动战术,用灵活的快船“海鳅船”撞击金军大船。又设伏兵及时驰援,旋即又用火攻,烧毁金军大船300余艘,杀敌数千,金军终于溃败而退,史称“采石大捷”。
此战挽狂澜于既倒,使南宋政权延长了120年。
战后虞允文乘船回来南京,于江边系舟三宿。岩隧应虞之名成“三宿岩”。
毛泽东曾高度评价;“伟哉虞公,千古一人”。
863年过去了,沧海桑田,时移势易。因气候变化,江流放缓,江滩淤积成陆,大江主泓西移,此岩渐渐离江日远。
我们每每伫足山前,回想当年大江东去,危岩临江的气势,仍然不免感慨无限,面对这改变华夏历史的伟大地理标识,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绣球山
元末农民大起义,群雄逐鹿。陈友谅欲攻取建康。朱元璋在卢龙山指挥军队打败了陈友谅,为建立大明奠定了基础。
卢龙余脉有一段在西南临江峭壁,方便战船靠泊出击。1360年陈友谅在安徽称帝后,率大军直扑应天,意图消灭朱元璋。
生死存亡之际,朱元璋夫人马氏协助朱元璋立誓打败强敌。她亲自率领妇女军属驻扎此山,在山中巨石中凿灶埋锅造饭,为浴血奋战的将士服务。
统帅身先士卒,夫人临阵做饭,谋士巧用计谋,大军用命,将士奋勇当先,以一当十。终于击败了轻敌的陈友谅,史称“龙湾大捷”。
大明王朝建立之前,中原沦陷胡尘已久。晚唐五代始,华夏大地分崩离析已近500年,即使从北宋末年开始计算,也有250年,云贵、河西、辽东、燕云十六州……被外族统治已久,习俗趋同。穿胡服、取胡名、说胡语……已经习以为常。南方南人与北方汉人割裂达400年之久。
汉民族收复故土的梦想在朱元璋手上得以实现。恢复了北方汉民族正朔、挽救了汉民族,再现了汉唐气象,重新融合了汉民族概念,澄清玉宇,可谓对汉民族历史文化有重塑再造之功,华厦文明得以传承,整合了以汉族和儒家为主的中华文化。
从这个宏阔的视角来看,绣球山是不是可以更名为——中华岭?
红石山、晏公矶
沿着小桃园公园一路向南,走到尽头翻过马鞍山,即是姜家圩与淮滨路“T”型交叉口附近,有一块约30平方米的红石山遗址,还有目前仍高出平均地面约2米的晏公矶遗址,有晏公亭为证。这里正是当年郑和下西洋船队奉旨出发举行隆重仪式后,郑和上船的地方。
从宋、元到明初,据《汉丹阳郡图》《吴越楚地图考》《金陵古今图考》等著述可知,秦淮河入江水道经历了多次变化。从最初的赛虹桥到水西门、莫愁湖、清凉门、定淮门、姜家圩(明初下新河入扬子江口)、老江口(惠民河入江口)、红云桥(今天的秦准河入江口)。
《郑和航海图》《前闻记》《三宝太监下西洋记演义》《西洋番国志》等古代文献记载了这一史实——郑和下西洋是从南京出发的。
明永乐三年六月己卯(1405年7月11日),皇帝朱棣遣中官郑和等拟敕往谕西洋诸国,并赐诸国王金织文绮、彩绢各有差。享誉世界的“郑和七下西洋”从此开始起航。每年7月11日被确定为中国航海日。
浩荡的船队排列在入江口“T”字形航道上,郑和从这里正式登上宝船,标志着中华民族由陆权时代向海权时代的伟大转折。郑和下西洋开启了整个人类全球化的进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保护专家、以色列教授阿里·让哈敏夫2014年青奥会期间来南京考察时强调指出:“郑和航海是南京最具世界影响力的文化现象”。古代文献、考古成果、地貌地形遗存、专家研究发现等都明确地指向这一点。
原美国政府远东事务顾问赛明思博士指出,南京郑和文化影响广泛,对应世界100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的地标(如东部非洲索马里海岸布拉瓦海港古代灯塔,郑和船队到过这里,看到过这个灯塔)。
正是郑和从这里走上宝船,远航海外诸国才有“海外诸番,获睹天日。莫不梯山航海重译来朝”的永乐时代。
红石山遗址、晏公矶遗址是郑和下西洋出发地点的代表性符号,蕴含着下西洋的伟大记忆。如此重大的人类记忆地理标识,我们应该采取果断措施,在这个世界瞩目的位置建设永久性、标志性艺术建筑,保护我们中华海洋文化遗产的安全。彰显海洋时代的中华风采。也必然会成为南京最具人气的网红热门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