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返回该版首页

给娃取名字

    本文字数:1224

邱祖晖

龙宝降世后,看宝宝的照片和视频成了我们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光。宝宝哭了,宝宝笑了,宝宝会做鬼脸了!一段段几十秒的短视频,我们翻来覆去地看不够。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非常快,一眨眼二十多天过去了,要赶紧给宝宝上户口了,不然会影响打疫苗等一连串事情。

可是宝宝的大名还没有取好!

国人取名字还是比较讲究的,名字里面藏有中华传统文化。众所周知,古人有名也有字,有的还有雅号。名字之中寄寓着长辈的希望与祝愿,彰显着文化知识水平,标注着兄弟排行。例如:孔子名丘字仲尼,诗圣名甫字子美,东坡名轼字子瞻。说起苏轼,他的父亲苏洵为两个儿子的名字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名二子说》: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辙乎,吾知免矣!

这篇《名二子说》是苏洵39岁游江南归来之作,其时苏轼11岁,苏辙9岁。苏洵对二子之名的含义加以解说,用象征的手法,巧妙地指出兄弟两个各自的性格特征,对二人进行告诫、勉励,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和期望,流露出作为父亲的一片爱子之情。

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大家取名字就相对简单了,名和字就合在了一起。有文化底蕴的人家取的名字有书卷气,比如“孟晚舟”,可能就是任正非老先生取自李清照的“兴尽晚回舟”。一般人家就讲求个吉利、美好、好记等等,有的含蓄蕴藉,有的简单粗暴。更有乡间奉行“名字贱了好养活”的原则,于是“狗剩”“铁蛋”“三伢”等名字比比皆是。我们这里有段时间还特别流行给男孩子取名字,一定要把辈分嵌入名字里。

现在,宝妈一声令下,我们赶紧开动脑筋。本以为这件事对我来说是小菜一碟,谁知道,我颇为得意的几个名字都被否决了,而他们取的名字也被我打入冷宫。为什么?有时候,蛮好的一句话或者一个名字是经不起抠字眼的。再好的事情一旦想多了,总会有问题,鸡蛋里还能挑出骨头来呢!就如一个字,你多写几遍多看几眼,就会感觉它有问题了,越看越不像。

没办法,翻书,上网,百度。从《诗经》《楚辞》到《论语》《孟子》,再到唐诗宋词。既要考虑避免重名,又要防止不良歧义,还得寄寓美好彰显文化,真的是不容易啊!从篇章到名句,再到词语,还有网上推荐的密密麻麻的名字,直看得眼发干、颈发酸、头发昏。然后几个人是各持己见、争论不休。怎么办?投票表决,把各人喜欢的几个名字放在一起“全民公决”,结果宝妈起的一个名字占据了优势。

陈砚舟。哎呀,这个名字不错啊!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极具中国传统文化气息。驾着文化的小船,遨游知识的海洋,才能得心应手、乘风破浪。而且我们家的宝贝是龙宝宝,他驾的船就是龙舟啊!海是龙家乡,龙宝宝乘砚舟纵横四海,那肯定是一帆风顺了!再有他爷爷擅长书法,他外公擅长写作,都与“砚”字暗合啊!哈哈,就是它了!

今天,是宝宝满月的日子。祝福小砚舟快乐健康、聪明睿智、正直善良;希望宝贝快快长大,外公带你去寻找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