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7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要闻综合
2024年07月23日

2024年6月“江阴好人”简要事迹

本文字数:3338

江阴好人是最闪亮的城市名片。他们的感人事迹,是城市文明的记忆,也是引领社会文明风尚的道德力量。

我市每月开展“江阴好人”推选工作,现推荐顾涛涛、陈金龙等10人(组)为我市2024年6月“江阴好人”,现予公布。

一、助人为乐

1.顾涛涛,男,1995年生,江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云亭分局工作人员。2017年2月14日,顾涛涛在无偿献血时,得知除了献血,还有另一种帮助他人的方式,那就是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因此,他主动留下了血样,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2024年3月26日,顾涛涛接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江苏分库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8岁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他当即表示同意捐献。在等待捐献的日子里,顾涛涛以对生命的深切责任感,合理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保持适度运动,精心准备。他顺利通过了高分辨检测和体检,并在6月5日成功完成了捐献。顾涛涛表示,能够将这份生命的赠礼、生存的希望传递给患者,他感到非常荣幸。

2.陈金龙,男,1952年生,新桥镇新桥社区工作人员。2024年5月26日上午十点半,陈金龙的妻子陶杏珍正在自家车库门口与路过的曹德明聊天。曹德明当时坐在三轮车上,突然间毫无征兆地倒下了。目睹这一幕的陶杏珍心急如焚,大声呼救:“快来人啊,救命啊!”正在家中做饭的陈金龙听到妻子的呼喊,立刻冲出家门。看到眼前的情景,陈金龙强迫自己保持冷静,一边让妻子拨打120急救电话,一边对曹德明进行心肺复苏急救。他声音沙哑地喊着,手上的施救动作一刻不停。大约10分钟后,曹德明的眼皮终于慢慢动了。这时,乡邻和曹德明的家人也赶到了现场,将老人送往医院。陈金龙事后表示:“曹德明已经82岁了,当时的情况非常危急。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

二、见义勇为

1.徐嘉鑫,男,1997年生,江阴市公安局璜土派出所民警。2024年4月15日上午8点左右,在篁村村新桥头段的西横河,一名男子不慎落水。该男子在水面上慌乱地用双臂拍打,不断挣扎,情况十分危急。得知这一消息后,篁村村的驻村民警徐嘉鑫立刻赶往现场,看到落水男子的头部在水面中央区域时隐时现。面对紧急情况,徐嘉鑫没有时间脱下警服,直接跳入了西横河中,迅速展开救援行动。徐嘉鑫奋力游向落水男子,一把紧紧抓住对方的衣服,一边用脚踢水,用一只手拉着男子,向岸边游去。尽管河水带着阵阵寒意,徐嘉鑫还是咬紧牙关,竭尽全力将落水者拖向岸边。在周围群众的协助下,落水男子最终被成功救上岸。

2.吴忠明,男,1981年生,徐娟,女,1992年生,两人均为江阴高新区石牌社区居民。2024年3月27日晚上十点半,刚结束工作的吴忠明在驾车回家的路上,意外发现一名婴儿独自爬到了小区主干道上。当时正值雨天,夜间光线昏暗,来往车辆络绎不绝,情况非常危险。在这紧急关头,吴忠明立刻靠边停车,并迅速抱起了婴儿。看到男婴浑身湿透,不停地咳嗽和发抖,吴忠明立刻脱下自己的外套,为孩子取暖,小心翼翼地将婴儿护在怀中,并快速在周边寻找孩子的家人。同时,他叫住了刚收摊准备回家的徐娟,请求她一起帮忙。在报警求助后,他们两人与民警一起努力帮助婴儿寻找家人。终于,在当晚11点20分左右,他们找到了婴儿的家,并将婴儿安全地交到了其母亲的手中。

三、诚实守信

1.毛瑾奕,女,2016年生,要塞实验小学二年级学生。2024年6月19日晚上9点左右,毛瑾奕和妈妈正在外散步。突然,她注意到路边有一个黑色物体,走过去捡起来一看,发现是一部最新款的华为手机,价值约6000元。毛瑾奕心想:“失主一定很着急,应该会打电话过来。”于是,她和妈妈决定耐心地在原地等待。果然,半个小时后,失主的朋友打来电话。她们立即将所在位置告知了对方。又等了20分钟左右,失主胡先生赶到了现场。胡先生表示,手机是他最近新买的,虽然价值不菲,但里面存着的资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遗失会有大麻烦。他向母女俩表达了谢意,并准备给她们一笔酬谢费,但母女俩说什么都不肯收。“这是一件很平凡的事情,举手之劳而已,没想要任何报酬,只要能物归原主就好。”毛瑾奕表示。

2.夏伯成,男,1957年生,江阴市长泾镇大众糕点负责人。长泾月饼是长泾的一张美食名片,夏伯成作为江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泾月饼制作技艺的传承人,30多年来一直坚守着这一传统技艺。他坚持采用古法手工制作,用诚信和品质维护着长泾月饼的声誉,从不偷工减料,深受周边百姓的好评。正因为这种坚守和品质保证,每年月饼季,夏伯成的月饼店生意总是特别红火,不仅吸引了苏锡常地区的食客,甚至全国各地的顾客也慕名而来。大众糕点生产的长泾月饼在2014年荣获“江阴土特产”称号,2016年更是在长泾镇首届月饼美食文化节中荣获一等奖,并被冠以“金牌月饼”的美誉。这些荣誉不仅是对长泾月饼品质的认可,也是对夏伯成多年坚守和努力的肯定。

四、敬业奉献

1.方寿玉,男,1988年生,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厚板分厂副厂长。方寿玉带领团队经过7年的深入研究和不懈努力,成功攻克了厚板分厂在线淬火系统的技术难题。在这一过程中,他亲自参与并解决了所有遇到的难题。面对西马克高达8000万元的在线淬火系统改造报价,方寿玉带领团队通过技术改造,最终以不到600万元的总成本完成了项目,显著降低了成本。如今,该在线淬火系统年产5万吨高效产品,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管线钢因其高经济效益和生产难度,被誉为钢板生产中的“皇冠上的明珠”,性能要求极为严格。在批量生产国家重点项目的X70、X80管线钢时,方寿玉连续5天坚守在生产一线,细致观察每个生产环节,精心调整加热炉、轧机、ACC、矫直机等关键设备的控制参数,实现了工艺的优化和固化。在没有温矫直机的条件下,他成功将板形瓢曲率从30%降低到5%,并将性能合格率从87%提高到98%。方寿玉凭借其卓越的贡献,先后获得无锡市五一劳动奖章、江阴市十佳职工科技创新标兵、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

2.沈建英,女,1968年生,江阴市江堤闸站管理中心高级工程师。1991年,沈建英从武汉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家乡,成为江堤闸站管理中心的一名水利工作者。从此,她与大坝为伍、与长江为伴,坚守岗位34年。她不仅精通堤闸管护规程,还熟悉巡堤查险规范,同时在水利工程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方面也颇有建树,成为水利系统“一口清”。在日常工作中,沈建英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对长江堤防、节制闸、泵站、涵洞等进行细致全面的检查,始终站在巡堤查险的第一线,确保隐患能够被及时发现和排除。每年汛期,长江江阴段的水位持续高涨,沈建英总是坚守在防汛一线,常常连续数日不离大堤。今年7月6日,当长江大堤K252+419处附近的港堤出现渗水险情时,沈建英迅速采取行动,采用反滤围井防渗技术进行抢险。她冒着酷暑,连续奋战了8个小时,直到所有的抢险措施都落实到位。沈建英以34年的坚守,成为长江堤防的“卫士”,她以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构筑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五、孝老爱亲

1.徐美珍,女,1951年生,南闸街道南闸村寨里村村民。2016年,徐美珍8岁的孙女王羽鑫因连续高烧导致脑神经损伤,智商仅相当于3岁儿童,完全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为了筹集医疗费用,王羽鑫的父母不得不长时间在外工作,家中的照顾工作便落在了徐美珍身上。面对王羽鑫不会说话、无法自主进食、大小便失禁等困难,徐美珍始终没有表现出任何嫌弃或厌烦。她以极大的耐心,日复一日地为孙女穿衣、洗漱、喂饭。这些日常护理工作虽然劳累而烦琐,但徐美珍始终亲力亲为,这一坚持就是8年。在徐美珍多年的精心照料下,王羽鑫取得了显著的进步,逐渐学会了走路。徐美珍每天都会带她出门锻炼,让她多接触外界,看看风景,与人交流。现在,王羽鑫面对陌生人时,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害怕了。徐美珍以她柔弱的肩膀,不离不弃地照顾着孙女的生活,用她的爱和坚持为孙女撑起了一片天空。

2.程庆香,女,1967年生,利港街道东支社区居民。2018年夏天,程庆香的母亲在户外不幸遭遇严重中暑,昏迷不醒,甚至出现了大小便失禁的情况,尽管经过紧急抢救,生命得以挽救,但不幸留下了瘫痪在床的后遗症,生活无法自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困境,程庆香毫不犹豫地承担起照顾母亲的责任。自那以后,程庆香每天为母亲喂饭、擦身、定时翻身按摩,确保母亲的身体得到妥善护理。为了更方便地照顾母亲,她选择与母亲同睡一张床,夜里只要母亲稍有动静,她就会立刻起床查看。这样的生活,程庆香已经坚持了6年。如今,程庆香的母亲面色红润,身体状况良好,她的房间总是保持干净整洁,没有一丝异味。每当有人询问程庆香如何做到这一切时,她总是平静地说:“母亲养育我长大不容易,现在她需要我的照顾,我理应尽我所能回报她的养育之恩。”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