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9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B07:社会广角
2024年09月03日

直到现在,葛福生仍怀念“戚机厂五笑星”在街头演出的日子———

“入戏”六十载

□王羽柔 记者 戎易

上世纪年代葛福生(右)表演

葛福生宣讲

 

“东风劲吹么红旗飘,全国人民么乐陶陶,今朝花苑社区的党员聚一道,学习文件真热闹啊……”8月19日,戚墅堰街道花苑社区活动室,85岁的葛福生以滑稽戏的形式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语似连珠、快而不喘,赢得满堂喝彩。

滑稽戏,诞生于清末民初,是上海及其周边吴语地区地方传统戏剧,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个动作、台词、表情,都能逗人一笑、引人思考。”葛福生边解释,边从包里掏出一沓黑白照片,这是他60多年演绎滑稽戏的缩影——

一桌两椅,琵琶三弦,缱绻绵长的苏州评弹,让年少的葛福生找到兴趣所在,爱上说唱艺术。1958年,19岁的他进入戚机厂,成为一名产业工人,还报名加入戚机厂文工团的曲艺队,开始接触歌剧、喜剧、话剧等剧种。

葛福生抽出一张五人合影,有些发黄的照片里,青年人勾肩搭背、笑容灿烂。“在曲艺队,我结识了张瑞萱、许汉英、寿奎成、越松炎这帮志同道合的朋友。”耄耋老人忆往昔,“那时在吴语地区,滑稽戏非常受欢迎。每逢周六,我们五个人便乘火车到上海,去看上海滑稽剧团的演出。为了学习其中精髓,还带了录音机全程录制。”

模仿表演技巧、体会人物性格、学习语言艺术、揣摩神态表情……经过反复练习,五个人的一颦一笑、一说一唱、举手投足,都不失“行家里手”风范。于是,他们一拍即合,共同组成“戚机厂五笑星”,其中,颇有文学素养的寿奎成负责创作滑稽戏剧本。

“天好不下雨,落雨要撑伞。公鸡不会生鸡蛋,太阳总归东方出。”伴随着“铛铛锵锵”的快板声,戚墅堰工房区内,“戚机厂五笑星”开启了街头演出的日子。他们穿着用麻袋、旧布制作成的服装,以同手同脚的姿势上台,所有观众都忍俊不禁。

一出好的滑稽戏,需要文化内涵来支撑。如何把笑料串起来,葛福生举了个例子:上车两块,谐音“上车凉快”;上车投两块,谐音“上车头凉快”;上车前投两块,谐音“上车前头凉快”,短短几句,颇具喜剧色彩。幽默的诀窍是利用吴地方言与外地方言之间的语言差异,铺设和释放“包袱”,并在笑声中叙述故事、塑造人物。

在葛福生看来,滑稽戏最吸引他的,是其以小人物为主人公反映家长里短,甚至反映这个大时代的变迁,“你从滑稽戏中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1981年,由葛福生和戚机厂工友平维康演绎的滑稽戏《我是列车员》,在常州市文艺调演中脱颖而出。他们赴北京参加全国职工业余曲艺调演全路选拔演出,并到南京、武汉、扬州等多地巡演。舞台上,葛福生通过说、噱、做、唱等表现方式,模仿不同乘客的模样。

“剧作来自于生活。”以前乘坐火车到上海看戏的经历,成了葛福生表演的灵感来源。“老年人上车时,他会从衣服内衬口袋掏出手绢,一层一层打开,拿出车票放进嘴里湿润,嘴巴是干瘪着的;小孩子则是很活跃,爬上爬下,眼睛乌溜溜地转。”他边说边比划。

60多年来,葛福生坚持表演、宣传、推广滑稽戏。今年暑假,他作为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滑稽戏)代表性传承人,受到社区邀请,向孩子们道出滑稽戏的历史渊源与独特魅力。

空闲的时候,葛福生常会翻看老照片,回顾当年的风采。尽管“戚机厂五笑星”芳华已逝,但情谊仍在。他们经常通电话,相互询问身体情况,也会怀念在街头演出的日子。“只要唱得动,我就继续唱,让大家感到开心,何乐而不为呢?”葛福生笑说。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