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6年06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五版:文化周刊
2016年06月20日

古戏台新故事(下)

近日,展现宁海戏台藻井建造工艺的纪录片《手艺·戏台藻井》在央视10套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播出。在这集长45分钟的影片中,通过一市镇里岙村古戏台修复工作为引,按照古戏台建造传承人王世春修复工作时间阶段,介绍了戏台藻井建造中的造榫卯、雕刻、安装等关键细节,使得这项“中国古戏台之乡”的独特工艺为全国各地观众所知晓。

而在近年来,随着古戏台保护工作的推进,我县各地群众也对古戏台有了新认识,建造戏台的风尚也风靡乡间。但其中更多的原因,也是戏台功能进入新时代,并能和人们的生活结合在一起,成为乡民们的心灵地标。

文/胡琦

乡村建戏台的新时尚

在茶院乡下王村,村中的祠堂正在重建,其中还有一个新建的传统木结构戏台。近年来,在宗祠修缮和重建中,新建传统戏台的现象,在我县各地已有不少。现代社会一般以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新戏台,传统木结构建造的戏台已很少见。一方面建造传统戏台仅靠技艺高超的老木匠和雕刻匠师,这种手艺人越来越少;另一方面由于雕工繁复,需要花费很大的一笔资金,所以农村中很少新建传统木结构的戏台。

茶院乡下王村王氏宗祠建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距今已有300年历史。由于年代久远,村里于2014年下半年,开始对这座宗祠进行整体重建。村民王连江被推选为工程的监工,负责的老王几乎就在祠堂里安了家,心思都在宗祠里了。“原来的宗祠很小,新建祠堂规模大了很多,为了让宗祠显得庄重大气,又有传统特色,大家决定新建一个传统的戏台,之前有周边村庄也新建了一个,非常气派。”王连江告诉记者。

在王氏宗祠,记者看到整个建筑构架初具雏形,戏台仍在脚手架中犹抱琵琶半遮面。进入戏台后,可看到整个螺旋形的藻井已经完成。负责戏台建设的木工师傅正紧锣密鼓劳作,如今戏台已进入装饰构件的制作阶段。宗祠重建的整个工期需要近3年时间,而戏台更是其中精雕细琢的部分,据介绍,往往在木结构完成后一年,才能开始上漆,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宁海古戏台大致分庙台、祠台和街台三种。其中最多见的是祠台,庙台如城隍庙、西店石家崇兴庙、深甽清潭双枝庙等16座。其余100座都是各村各姓宗祠内的戏台。可见,在宗祠内建设戏台的潮流,曾风靡一时。而这种潮流如今随着古戏台保护的重视,和我县古戏台品牌的打响,重新回到乡土。

据县文广新局统计,10年前,各地古戏台维修比较多,而现在县内各地新建的也逐渐多了。这是传统戏台藻井建造技法,在濒危中努力生存的典型现象。近年来,我县新建传统戏台的地区,还有岔路镇东山村章氏宗祠戏台,胡陈乡大赖村赖氏宗祠戏台,西店镇海洋村邬氏宗祠戏台,一市镇武岙村宗祠戏台等。

戏台建造潮流的兴起,前提是必须有工匠。会制作木造藻井,是戏台的关键所在。这项老技艺如今在我县,仍有一些传人。在我县从事该工种的木匠,至少在50岁以上,而他们中大多从十七八岁就开始学木工。如2013年建造的岔路镇东山村章氏宗祠,把作师傅王世春就是其中的代表。而在各地,已经有多座藻井出自他的团队之手。

木造藻井是一项繁杂的装饰技术,工艺非常复杂。宁海传统戏台藻井大致有螺旋式、聚拢式、层缩式三种形式。其中以螺旋式藻井难度最大。而建造时,这项复杂工程大都没有图纸,一切都在老木匠的心中。由于戏台藻井高度较高,工匠们就得站在脚手架上做针线活,还要分毫不差。

简单来说,木造藻井利用榫卯、斗拱堆叠而成,不用一根钉子。工匠们先是根据戏台大小确定圆周,包括上圆周和下圆周,然后根据上下圆周均分确定膨骨,也就是层层上叠的木构架,膨骨一般有8根和16根之分,就是将圆周分成8份或16份。最后做昂头,即为藻井顶。取下部圆周直径四等分,确定分点。以直径和分点确定三条垂直线。在三条垂直线的水平位置上确定圆形面膨骨上的相应昂头位置。昂头厚度一般为2厘米左右,根据材料和装饰繁杂程度确定昂头数量。确定了膨骨和昂头后,工匠就根据其上下大小比例建造藻井了。至于藻井的装饰则根据师傅的技艺及建造方的资金来定,采用朱金漆木雕及彩绘工艺,将戏台藻井装扮得富丽堂皇。

随着新时代的渐进,传统的木匠师傅也融入了新的审美观,藻井比过去规模更大,也更精细。目前宁海各地活跃着10多支古戏台修建工程队,有工匠师傅100多人。2014年,宁海古戏台建造技艺已入选宁波市非遗名录。

古戏台保护的新时代

今年3月,央视10套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摄制组来到一市镇里岙村,记录该村保护性修缮古戏台工作。这已经不是央视首次来我县拍摄古戏台。早在2008年10月,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拍摄了《宁海古戏台》并播出。2014年2月,电视专题片《宁海古戏台》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播出。

宁海古戏台知名度的逐渐扩大,离不开我县在古戏台入选“国保”后的努力,2008年,宁海县文物办与宁波大学合作的古戏台研究中心成立,出版了《宁海古戏台》、《宁海古戏台建筑群研究》等专著,一批专业论文相继发表,使得全县古戏台研究有了科学性、系统性、专业性的研究专著。

我县对古戏台的重视,吸引了全国研究古戏台方面的专家学者纷纷慕名来宁海实地考察和研究。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乡土建筑专家陈志华、李秋香一行考察宁海古戏台,并把宁海古戏台内容编入所著的《宗祠》和《中国乡土建筑初探》之中。中国古戏台保护与研究课题组组长吴开英研究员和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所长车文明教授一行,来我县考察调研宁海古戏台。2012年12月,《宁海古戏台》图片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展出。2013年《中国文化遗产》刊登《戏剧之乡的繁华见证·宁海古戏台》一文。

过去10年来,我县由政府牵头并广泛发动各村和个人参与共同筹集资金,对全县现存的古戏台进行修缮。2007年,大蔡胡氏宗祠古戏台、下蒲魏氏宗祠古戏台、岙胡胡氏宗祠古戏台、梁坑潘氏宗祠古戏台得到维修,完成部分古戏台周边环境整治工作;2007年完成10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戏台的白蚁防治和电路改造工程;2008年梅林街道五松村朱氏宗祠古戏台、深甽镇岭下村徐氏宗祠古戏台分别集资20多万元,完成维修工程;2009年,深甽镇龙宫村等7座古戏台集资100多万元,进行经常性维护和局部维修;2011年,集资80多万元维修10座古戏台。2012至2014年,强蛟镇薛岙村薛氏宗祠古戏台、茶院乡南溪村陈氏宗祠古戏台、岔路镇新园村娄氏宗祠古戏台等20座古戏台得到维修。截至2015年底,累计投入3000万元。除了被列入“国保”单位的戏台得到维修外,自2014年开始,县财政每年安排8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补助地方政府对古戏台的修缮和保护。县文广新局负责对修缮项目进行前期审核和资金使用监管,确保专款专用,切实提升古戏台保护效率。得益于戏台大都建于宗庙之中,修复工作也得到民间资金的大力支持。

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邀请了当地匠人对古戏台墙体进行校正维修、屋面瓦重盖、木结构校正,同时对地面、轩顶、轩弯椽和部分花窗等进行修复。根据每座戏台的具体年代、残损情况,聘请古建筑专家和有经验技术人员指导设计维修方案,施工时严密组织、严格监督,每一个环节均按照文物建筑维修技术规范,坚持按历史原样进行修缮。

我县散落在各地的古戏台未得到系统保护前,一些村落古戏台就由有志之士带头开展保护。在10座古戏台列入“国保”后,这些有志之士继续为保护古戏台默默付出。10年过去了,他们中已有了后继之人,有的则仍坚守这份重担。强蛟镇下蒲村81岁的魏文灶就是其中的代表,2015年获得宁波市最美文保员称号。

强蛟镇下蒲村魏氏宗祠多次大修期间,魏文灶一直参与其中。魏氏宗祠为合并前的后舟、下洋两个自然村共有,始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又在光绪十六年(1890)建设戏台、厢楼等建筑。戏台因两村所有,有显著的“劈作做”风格。魏文灶和古戏台的缘分,在1994年魏氏宗祠修复时就建立了。魏文灶作为项目负责人,无论是资金筹措、现场管理,还是材料购置、施工工艺监督,事无巨细,皆亲力亲为。

古戏台日常维护中,白蚁虫蛀和雨季漏水现象较多,及时发现并加以修复,对古戏台保护十分重要。魏文灶多年如一日固守当地古戏台,每隔三五天便巡查一次安全情况,每隔一两个月请专人前往清扫并支付相关费用。魏文灶的儿子如今在浙江大学当博导,儿子要他去杭州居住,魏文灶说他离不开祠堂,活着就要把祠堂和古戏台保护好。

其他活跃在保护古戏台工作中的,还有梅林岙胡村的胡功芬,深甽清潭的张如丁,桃源应家山的陈际开等一批代表人物,他们都已近古稀之年,却用真诚的行动保护古戏台,守护古戏台。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