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10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4年10月23日

宁城县:播下致富“金点子” “蔬”写惠民好“钱”景

□记者 张绍军

 

“多年来,宁城县始终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定不移扩规模、强链条、促升级,全力推动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这是宁城县做强现代设施农业、打造特色优势产业的真实写照。

作为农业人口大县的宁城县,总面积4305平方公里,耕地201.9万亩。户籍总人口6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万人。多年来,宁城县持续发展设施蔬菜产业,不断扩大产业规模,着力提升产业效益,成为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优势主导产业之一。目前,全县设施农业总面积53万亩,年产蔬菜163万吨。现已建成万亩日光温室园区8处、千亩园区64处,形成以黄瓜、辣椒、圆茄、番茄、韭菜、食用菌为主,大樱桃、草莓为补充的设施产业发展格局。宁城县荣获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蔬菜生产基地重点县、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育苗基地建设 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多年来,宁城县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因地制宜、科学定位、精准施策,坚持规模化发展不动摇、全链条发力不松劲、现代化转型不停步,积极探索设施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走上一条从“一粒种子”到“一桌好菜”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之路。

走进位于天义镇包古鲁村的宁城县数字种苗工厂,镶嵌在厂区门口墙壁上的“安信种苗”4个金色大字在阳光映照下熠熠生辉。厂区内,干净整洁的道路、整齐划一的育苗温室映入眼帘。棚室内,育苗盘整齐排列,蔬菜秧苗绿意盎然,务工人员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占地220亩,2022年4月开工建设,2023年12月建成并投入生产,年育苗能力达1亿株。二期占地230亩,现正在建设中,预计明年4月完工,两期育苗温室面积11万平方米,年育苗能力超2亿株。二期建有育种研发中心,可解决国外种源‘卡脖子’问题。”内蒙古宁信种苗园艺有限公司运营厂长尚凯歌介绍说。

宁城县数字种苗工厂分为棚室区、现代农业装备示范展示区、农业科技展示区三个区域,实行订单式育苗,有效避免种苗过度培育造成浪费。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植物生物学等现代技术,精准完成各项生产任务。种苗主要销往我市各旗县区及周边地区,辐射到辽宁建平、凌源,河北承德等地。该项目的引进,为宁城县打造蒙东、冀北、辽西设施蔬菜种苗供应中心奠定坚实基础,引领设施农业向数字化和智慧化转型升级,数字赋农助推产业振兴,加快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现代设施农业 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全方位提高设施农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宁城县正加快推进设施农业标准化、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升级,着力打造智慧“菜篮子”。日前,记者在大城子镇、大双庙镇等地就设施农业发展状况采访时获悉,自1996年起,宁城县积极推动设施农业发展,历经四个发展阶段,至今已有28年发展历程。28年来,宁城县矢志不渝发展设施农业,促进现代设施农业量质齐升,设施农业真正实现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华丽蝶变。

被誉为“塞外番茄第一镇”的大城子镇,目前,全镇设施农业面积3.9万亩,年产番茄超10万吨。“多年来,大城子镇按照县里出台的‘三个不设上限’政策,坚持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原则,推动设施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土壤板结化、盐碱化、农药残留等问题逐渐凸显。大城子镇引入智慧农业模式,采用先进人工智能技术,探索现代化农业、数字化农业发展之路。”就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大城子镇党委书记马德重给出答案。

由南京丰码科技有限公司承建运营的大城子镇丰码农业新质生产力示范园区,总投资1.2亿元,占地1050亩,主要建设高标准无土栽培日光温室、现代化育苗日光温室、薄膜连栋温室。园区坚持“新质生产力+智慧农业”发展思路,依托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而这仅是宁城县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园区最主要技术核心是利用作物种植大脑种植园区,不仅产量增加40%以上,还可省肥省药,节约劳动力成本。园区现已全部建成投产,年产番茄5000吨、草莓200吨、瓜果150吨,实现年产值4500万元,增加镇村集体收入500万元,带动周边农户就业150余人。”每每提起新质生产力助力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变化,南京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科学官陈方圆难掩喜悦之情。

近年来,宁城县设施农业发展势头迅猛强劲,为当地农民带来收益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目前,宁城县设施农业覆盖16个镇乡街、203个行政村,从业人员7.3万户、17.5万人。作为宁城县较早发展设施农业乡镇之一的大双庙镇,近年来,按照“产业培育集中、空间布局集聚、要素投入集约”发展思路,精心规划产业布局,探索现代设施农业发展之路,推进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

“暖棚可种植两季作物,我种植黄瓜已有8个年头了,2亩地棚室能栽植6000多棵秧苗,今年黄瓜市场行情很好,毛收入达到十七八万元。”大双庙镇南马架子村种植户邓立有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蔬菜精深加工 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在推动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宁城县通过一系列政策扶持措施,从资金、政策、技术等方面破解难题,为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在政策推动下,宁城县设施蔬菜产业正在迈向绿色生态、高质高效规模化全产业链发展之路。近年来,宁城县着力做好设施农业补链延链工作,促进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宁城县京蒙协作食品加工产业园已入驻食品加工项目20个,可谓是硕果累累。

而北京吉奥宁城净菜加工产业园项目则是入驻京蒙协作食品加工产业园食品加工项目之一。“项目占地30亩,计划投资1.06亿元,建设标准化厂房13200平方米。项目于2023年6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厂房和办公楼建设,预计在今年12月投产。项目建成后,每日可加工净菜5万斤,带动300余人就业,年产值达5000多万元,实现利润520万元。”宁城县农牧局项目办主任哈图对蔬菜精深加工项目建设作了介绍。

在谈到下一步宁城县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时,宁城县设施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冰提到,宁城县将围绕建设中国北方重要农畜产品生产输出基地总要求,以打造“五个中心”为抓手,重点在扩面、升级、提质、延链、赋能五个方面下功夫、求突破,全面提升设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力争在全区推进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中打头阵、作示范。

奋楫正当时,扬帆再出发。站在时代新起点上,勤劳智慧的宁城人,将初心如磐、笃定前行,持续抓好设施农业产业这一富民之本、致富之源,为奋力谱写宁城县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