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1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副刊
2025年01月15日

做自己的园丁

本文字数:1573 作者:蔡亚春

连续一个多月,我对剪除缠绕桂树的藤蔓一事格外痴迷。看着那些纠缠如链的藤蔓被逐一拽直,“哗——”的一声甩落在地,桂树得以恢复挺直的身姿,我心底就涌起一股莫名的成就感,想象着来年桂树绿叶繁茂、桂香四溢的美好景象,我仿佛觉得自己拯救了一条濒临死亡的生命。

这一切,都源于一次回乡的田间劳动。难得回趟老家,我满怀期待着体验秋天收获的喜悦,就和朋友拎着一把铁锹,来到自留地里挖芋头。一垄芋头大约有20个。深秋的芋叶已然灰黄干瘪,无精打采地耷拉着,而芋头一家子则紧紧地抱成团,躲在泥土深处。短短半小时,一垄芋头便被我收入囊中,可此时的我,也早已累得腰酸背痛,浑身冒汗。

抬着劳动果实,走在水泥铺就的回家路上,我不经意瞥见路边的一行桂花树。尽管它们正绽放着花朵,散发着馥郁的香气,但它们大多被华萝藤、构树等死死缠住,身姿扭曲,弯腰曲背。有些桂花树更是被藤蔓层层包裹,连树干和树叶都难以分辨,唯有那小小的桂花,顽强地从藤蔓之间钻出来,倔强地彰显着自己的存在。看着低垂的桂树在藤蔓的束缚下无望地挣扎,更瞧着那铺天盖地的藤蔓,我的心仿佛被什么狠狠地揪住,一阵阵地疼。

“我们来拔掉这些藤蔓,救救桂花树吧。”我用期望的眼神看着朋友。“好,一起干。”朋友毫不犹豫地回复。我们徒手抓住缠在桂花树上的一把藤蔓,先用小锹斩断其根,然后用力把藤蔓往路边拉扯。“吱吱——呲呲——哗哗——”,坚硬的老藤紧紧抓着桂树,不肯轻易松手。经过几次用力猛拽,那些像蛇般蜿蜒的藤蔓不得不放弃“阵地”,被我们甩到了路边。头顶压力瞬间减轻,桂树“哗——”地昂起头,在深秋的阳光下,绽放出甜美的笑容。

那次,我们一口气为三棵桂树解除了束缚,桂树又亭亭玉立于秋日晴野,花香清甜,在空气中悠悠弥漫。

后来,我们基本每周回老家一次,每次我们都戴上手套,拿着剪刀、锄头,为道旁的桂树清理藤蔓杂草,修剪冗枝败叶。“明年秋天桂花盛开的时候,我们可以来闻桂花香了。”我自豪地宣告。

回到单位后,我又开始为身边的树木清除杂草。比如覆盖在石楠头上的藤蔓学名乌蔹莓。我循着它的枝条,向下搜寻它的茎根。它们混杂在石楠枝杆缝隙,很难发现。我常蹲下身,拨开石楠下垂的枝叶,观察石楠根部有没有那种细细的、软软的茎条,有的话,定睛看准,揪住根部,用力往上一拔。呵,一根乌蔹莓被连根拔起,长长的根须上还沾着湿润的泥土。

几天后,这些断了根的乌蔹莓,茎叶触须依旧缠着石楠,却再也无力扩充“地盘”了。它们耷拉着,叶片变得干枯稀疏,逐渐萎缩成一团。又过了几天,其色彩由最初的雨过天晴色变成了枯黄、焦黄,直至腐化为滋养土地的肥料。我不禁想起那几棵差点被缠死的桂花树,当初为了拔掉它们身上的负累,着实费了不少力气。这些乌蔹莓还没有形成“燎原之势”,现在清除它们,确实不用费很多的功夫。这些石楠也不能重蹈桂花树的覆辙。

由此,我悟出了一个道理,我除去的是自然界中肉眼可见的藤蔓,可我们的内心,又何尝没有这些“藤藤蔓蔓”呢!人们津津乐道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其实,那是一种心无挂碍的空境,是精神修为的物我两忘和超凡绝俗的体现。然而,我辈这些凡夫俗子,想要达到这种境界,往往只能依靠一时的顿悟。

游走于人世,普罗大众大多如“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的确需要“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生活中,某些有意无意的思想、行为和语言,总会悄然占据我们心灵的角角落落。我们要当好自己的园丁,时常检视自己的心田,随时忍着痛拔去心中之藤,减少杂念、欲望、邪恶、害怕、恐惧等萦绕我们心灵的东西,播种善良、平静、淡然、尊重之花。只有勤浇灌、勤除草、勤修剪,我们的内心才能变得宁静,才会开出美丽之花,结出芬芳之果,世界也就变得和谐安定了。

我们的心灵花园,需要我们用心去耕耘、去打扫。这不仅是人到中年的自我觉醒,更是一个人持续保持积极向上、稳步成长的强大力量。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