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4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综合
2025年04月25日

电量满格点亮万家灯 动能澎湃助力拼经济

阅读量:278 本文字数:1433

编者按:

为全面展示长丰建县 60 年以来在经济、社会、文旅、生态等各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回顾历史,激发全县人民的干事创业热情,展望未来,凝聚推动长丰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打响“建设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城”品牌,进一步提升长丰县影响力和美誉度,《长丰》报特开设“六十“丰”华向“新”行”专栏。

电力是工业发展、城市运行、社会运转的“血脉”。2024年,长丰县完成售电量59.28亿千瓦时,相比30年前,1994年全年售电量1.16亿千瓦时,激增了50倍。跨越式增长的用电量数据不仅反映了电力部门发展的强劲历程,也彰显“千亿长丰”蓬勃向上的无限动力。

点亮万家灯火

近年来长丰县相继建成投产220千伏庄墓变、110千伏梅冲湖变、兴业路变、济水路变、魏通变,扩建110千伏主变2台,形成了“区内成环、区外联络”的高可靠主干网架。田间地头穿梭的巡检无人机,工厂内不知疲倦的机械臂,城市里奔流不息的电动汽车……电流跳跃在城乡之间,绘就出一幅幅现代化美好图景。

在下塘镇的110千伏广银变电站,工作人员正在对设备进行日常巡护。该变电站于2020年1月投入运行,主要担负着镇内大部分企业及周边居民小区住户用电任务,按照综合自动化设计,配备计算机监控系统,实现了变电站一二次设备的远程监控。“全县现有31座变电站,通过自动化设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快速销缺,从而保障全县人民安全可靠用电。”长丰供电公司输变电运检中心童俊说。

飞驰于丛林间,行走在村组里,长丰“供电人”不是聚光灯下的主角,却让光明照亮了长丰县的角角落落。30年来,伴随着电网建设突飞猛进,不停电作业、农网改造升级等惠民工程相继实施,群众幸福指数正在逐年提升。“80年代,多用煤油灯照明,90年代基本上都通电了,但每到夏季用电高峰就会电压不稳,跳闸不断,时间来到2000年,通过供电部门对农网升级改造,就很少发生停电现象,到如今更是一年四季用电无忧。”朱巷镇陈岗村村民耿纪说。

从点亮一个家,到温暖一县城;从架设一条线,到编织全域电网,短短几年间,电力已经成为长丰人民幸福生活的“奠基石”和经济腾飞的“助推器”。

助力企业发展

在下塘镇鸿路钢构的生产车间内,13条全自动流水线飞速运转,工人们正全神贯注地操作机器,大型生产设备发出轰鸣声,奏响了实体经济蓬勃发展的“交响曲”。据悉,鸿路钢构股份有限公司是省内最大的专业生产钢结构及新型建材的规模企业,现有产品远销海内外,在下塘镇的建材生产基地占地20万平方米。

“供电部门给企业架设了一条专线,保障企业稳定用电。”鸿路钢构设备部负责人刘家龙说,“供电部门人员还定期上门服务,问企所需,帮助企业优化用电方案,节能增效,让我们安心生产。”

电力保障是企业平稳发展的关键一环,国网长丰县供电公司主动上门走访,协助企业开展用电隐患排查,深入配电室、生产车间等进行全面检查,做到隐患早发现、早消除,服务企业生产经营进入“快车道”。

在下塘新能源汽车城园区凤湖东路和金桥路交口西南侧,220千伏首业变电站正在建设中,配套设备用房已经封顶,外围铁塔正在吊装,建设现场如火如荼。“这个项目体量大,建设标准高,预计今年8月底具体通电条件。”现场项目经理裴勇介绍,建成后将会高效服务周边企业生产用电需求,也为未来更多企业入驻园区预留了用电空间。

回望过去,长丰县电网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到今天的坚强电网,书写了艰苦创业的辉煌。未来,国网长丰县供电公司将持续坚守“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实现全县全口径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99%,线路有效联络率、配自应用成功率提升至90%以上,用充足的电能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记者 杜刚 通讯员 刘兵 耿皓)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