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5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A03:要闻/热读
2025年05月01日

吴亦平:

车间里的匠心坚守

□ 记者 何新雨

在常州旷达威德机械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与金属碰撞的铿锵声交织成一首激昂的“劳动交响曲”。在这里,生产管理部部长吴亦平以“老黄牛”的韧劲和“螺丝钉”的专注,扎根生产一线20余载,用汗水与智慧诠释新时代劳动者的使命与担当。

旷达威德是一家研发、制造和销售压力容器封头的龙头企业,吴亦平作为生产管理部部长,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接客户,了解生产需求;布置生产,确保完成生产目标。

记者在旷达威德生产车间看到,吴亦平正在对生产出来的封头进行检测,确保每一条焊缝无缺陷、每一个封头零失误。“在探伤过程中一旦发现瑕疵就会让返修工进行操作,可以说探伤班流转到下道工序的产品保持在100%合格率。”在吴亦平的带领下,2024年,探伤班被评为“全国工人先锋号”。

当订单如潮水般涌来时,吴亦平带领团队开启“双循环”作战模式:老师傅们三班倒紧盯生产,年轻技工利用设备空档期实操特训。在吴亦平的带领下,所有一线工人坚守岗位,做到“人机都不息”、全月无请假,最终保质保量完成订单,并创造了公司单月生产3000吨封头的纪录。

面对制造业“技工荒”的困境,吴亦平构建“师徒传承”体系。他亲授技艺,将徒弟吴恺培养成“武进金牌工人”,师徒二人更获评常州市优秀师徒。如今,他带出的机修、焊接、探伤等专业团队技术稳居行业前列,支撑企业承接核电、航空、军工等高精尖订单。

作为工匠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吴亦平始终将技术革新视为突破瓶颈的利器。他带领团队攻克“固溶工装机器人焊接”难题,研发成本仅为行业常规方案的十分之一,效率却提升10倍;发明酸洗浸泡装置和焊缝直线抛光设备,使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跃升,获智能制造专家高度评价。迄今,团队已斩获4项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多项成果填补行业空白。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