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建引领谋发展 红色基因润心田
——凤台县顾桥镇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回眸
高奎 阮仁鹏
顾桥镇是凤台县中心腹地,总面积44.2平方公里,总人口32680人,全镇共辖10个行政村,66个基层党组织,1020名基层党员。亚洲第一大矿“顾桥煤矿”坐落于顾桥镇境内,该镇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历史名镇,因境内曾经生产的陈醋、面粉驰名全国,地下煤炭蕴藏丰富,被称为“醋乡面都乌金地”。
近年来,顾桥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以党建引领,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并与县新四军研究会签订传承红色基因,结对共建协议,结合本镇实际,围绕产业融合发展思路,逐步形成以现代农业为核心、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为重点、沉陷区文旅产业为驱动的发展格局,助力乡村振兴全面发展,跑出了乡村振兴“加速度”。由于他们的辛勤耕耘,收获了很多丰硕成果。荣获2021—2024年度全省“五个好”乡镇党委标兵、2022—2024年度全市平安建设优秀乡镇、2022—2024年度全市信访工作责任目标管理“三无乡镇(街道)”、淮南市2022—2024年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先进集体等奖项。
做精做细一产,不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顾桥镇因涉矿致使大量土地沉陷,造成沉陷土地高低不平、形状不规则、地块散小,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同时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土地呈现大量抛荒、无人耕种,土地利用率低的情况。镇党委、政府针对这一实际,一是着力提升低效土地利用率,抢抓农业生产“大托管”试点契机,全镇实现土地托管12000余亩,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通过平整土地、拆除沟壑等措施,共计平整土地8000余亩,使沉陷区土地“小田并大田”,实现农田增效、农业增产、集体增收、农民致富。二是扎实做好沉陷区土地复垦。该镇现有采煤沉陷区水面20000余亩,受沉陷影响涉及6000余户。群众搬迁安置后,该镇采取复垦的方式,实现了1000余亩荒废宅基地再利用,由村集体承包后统一耕种,收益由村集体和群众分红。三是促进农业发展水平再提升。土地集约化利用初显成效后,整合各村“三资”资源,采取优势互补,一体推进农产品原料种植、收储、加工等环节。如顾桥镇临淝村,立足优质糯米品种和水资源,因地制宜打造“临淝米酒”品牌,既提升农业发展质效,又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增收渠道。各村以“临淝模式”为示范,以联农强村为引领,聚焦项目带动,打造农民返乡创业园、烘干房、甘之泉饮用水公司等一系列联营项目。目前,顾桥镇村集体经济收入1028.57万元;村均收入102.85万元;收入50万元以上村8个,集体经济百万强村4个。
做大做强二产,不断增强乡村产业活力
顾桥镇立足区域资源禀赋,统筹推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构建起多极支撑、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一是提档升级传统工业。该镇积极承接县域经济发展布局,全力推动大煤大电规上工业企业的改造提升,保障总投资约50亿元的顾北矿二水平延深工程、大唐水面光伏、淮能光伏二期等项目有序推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提供政策扶持等举措,招引众多企业入驻工业园区,年入库项目达11个,完成投资6.6亿元,2024年成功培育并申报2家规上工业企业,目前共有规上工业企业6家。二是重塑非遗陈醋品牌。“顾桥陈醋”拥有200余年历史,作为市级“非遗”,先后多次荣获全国博览会金奖。该镇围绕其独特的口感和区位影响,聚焦品牌建设,积极申报“顾桥陈醋”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提升产品档次和附加值。针对陈醋行业销售分散、加工标准不一的问题,与江南大学合作制定产品质量统一标准,建立健全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成立顾桥醋业协会,扶持建设标准化加工厂,打造集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全面提升顾桥陈醋品牌核心竞争力。目前,全镇已有陈醋加工企业10余家,预计2025年产量将实现翻番,达到4000余吨,产值超6000万元。三是培育新兴产业引擎。该镇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充分发挥沉陷区水面、风光火电等资源优势,在产业延链强链补链上持续发力。通过“水上发电、水下养鱼、生态修复”的立体开发模式,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重提升。前瞻性谋划布局未来产业,积极申报“低空两证”(低空飞行器驾驶证培训和水上救援中心培训证)培训基地,培育壮大“低空+农业”“低空+文旅”等低空经济新业态,为镇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做活做优三产,不断提升乡村建设水平
依托丰富的采煤沉陷区水域资源,以打造乡村旅游为目标,深入挖掘沉陷区的自然美景和人文内涵,聚力打造“凤栖湖公园”,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一是加强沉陷区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该镇陆续投资3000多万元,集中整治低端养殖场、煤矸石堆场和废旧房屋,改善周边水污染、脏乱差等情况,对沉陷区周边道路、桥梁、停车场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建成篮球场、羽毛球场、观光步道等休闲健身场地,聘请物业公司进行管理,吸引周边乡镇群众前来打卡游玩,实现带动镇域内群众就业100余人,成为群众周末休闲娱乐的打卡地。二是对凤栖湖公园进行提升改造。为做精做美沉陷区生态修复和开发利用“顾桥样板”,使之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基地,谋划实施凤栖湖公园(顾桥村段)文旅项目,计划一期投资3499.62万元,总用地1120亩(包括土地 120亩,水面1000亩),打造研学基地、垂钓中心、观光农业、醋文化展示区、水上餐厅及露天婚庆、民宿六大文旅板块。该项目现已完成前期测绘,正在详细设计中,预计今年10月前投入运营。三是聚力文旅宣传推广。通过引入数字手段,与联通公司合作,搭建集文旅宣传、技术监控、后台响应为一体的数字孪生可视化平台 1.0版,既实现镇域内可视化、全监控,又为基层综合治理打下“数字基础”。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现代传播手段,与第三方新媒体运营平台合作,注册“大美顾桥”微信视频号和抖音账号,定期拍摄和发布以传统文化、特色旅游为主题的宣传片,提升顾桥文旅知名度和影响力。
传承红色基因激励党员干部踔厉前行
顾桥镇党委始终把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作为“党员干部擦亮政治底色,强思想、壮筋骨,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论是在抓党建,坚持“三会一课”,还是在抓党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党员活动日”活动,以及抓党员干部培训工作中,都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党史、军史,推动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近年来,他们每逢清明节日和“七一”党的生日期间,镇党委组织机关党员干部、村支两委人员前往寿县小甸集特支纪念园和被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命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凤台县板张集烈士陵园、凤台县白塘庙革命烈士陵园进行凭吊,重温入党誓词,缅怀革命先烈,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受教育。同时,他们还经常利用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观看《永远吹冲锋号3》《落榜的“答卷人”》等警示教育片。定期和不定期请县委党校教员和县新四军研究会宣讲团给党员干部和学校师生讲党课和新四军军史及新四军故事,让红色基因浸润党员干部和青少年的心田。
通过广泛深入的学习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推动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在顾桥落地见效。
自从2023年10月镇党委与县新四军研究会举行了传承红色基因结对共建一年多来,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本地的红色历史资源,精心搭建好传承红色基因的载体,努力把红色资源转化为红色资产,为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精神动力。
(作者单位:凤台县新四军研究会)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