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5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5年05月12日

双林股份从汽车零部件向人形机器人跨界跃迁

其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承载能力较传统产品提升300%,寿命延长3倍

记者 杨长乐 通讯员 邬佳华

 

近日,记者从宁波双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2025年一季度,该公司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公司营业收入为12.86亿元,同比增长20.97%;归母净利润为1.59亿元,同比增长105.49%。这一增速不仅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更刷新了公司自2010年上市以来的单季增长纪录。

“业绩高增的核心驱动力源于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和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深度布局。”双林股份技术总监马健告诉记者,伴随国内汽车产业近年来强劲增长,企业在新能源汽车业务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公司还通过内外协同布局,强化了资源整合能力;企业内部实施的提质增效措施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多管齐下纵深推进,双林股份2024年实现营收49.10亿元,同比增幅为18.64%;净利润同比增长514.49%,达到了4.97亿元。

双林创办于1987年,企业从模具制造业起步,2000年进军汽车零部件市场,历经30多年发展,成为国内排名靠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其中,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占比从2023年的32%跃升至2024年的55%,核心产品电驱动系统实现销量翻倍。作为国内座椅水平驱动器(HDM)龙头,双林股份2023年占据国内40%、全球20%市场份额,客户涵盖特斯拉、比亚迪及主流新势力车企;轮毂轴承业务通过聚焦中高端市场,目前已成为极氪、上汽奥迪、比亚迪、大众、长安等国内外主流车企的重要供应商。

2024年,这家老牌汽配企业敏锐地捕捉到高精度行星滚柱丝杠的设计制造一直依赖进口,成为制约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堵点即是风口,我们决定依托在汽车零部件领域蜗杆蜗轮等方面的长期技术积累,跨界延伸至机器人领域。”马健说。

今年3月,双林发布国产首款“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既填补了国内高端精密传动领域的技术空白,还打破德日企业长达30年的技术垄断。不仅如此,双林的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技术参数全球领先。“我们的产品传动误差控制在±0.003mm(相当于头发直径的1/25),承载能力较传统滚珠丝杠提升300%,使用寿命延长3倍,其突破性的10:1长径比螺母制造技术,已应用于特斯拉Optimus等顶尖人形机器人产品。”据介绍,双林股份还对产业链垂直整合创新,通过收购无锡科之鑫,构建了“材料—设计—加工—检测”全产业链闭环,其自主研发的内螺纹磨床将单台设备成本从千万元级降至300万元,交付周期缩短75%。

行星滚柱丝杠作为人形机器人价值量最高的核心部件(占比达到了19.4%),全球85%市场被SKF、Rollvis等欧美企业垄断。双林股份的技术突破,使其成为全球少数具备C2级丝杠量产能力的企业。据测算,若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达1000万台,丝杠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

从一个塑料厂到汽车零部件巨头,再到进入人形机器人领域,双林股份经历了不平凡的转型之路。双林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汽车行业舒适性、智能化及节能化要求不断提升,公司一方面将持续进行技术升级、产品迭代,拓展中高端产品应用市场,抓住绿色转型带来的发展机遇,在新能源领域布局、拓展相关轻量化差异化产品;另一方面将以行星滚柱丝杠产品稳步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敲开千亿级市场大门,稳步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
// 切换登录方式star // 切换登录方式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