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5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副刊
2025年05月10日

【随笔】

图书馆的岁月静好

◆周纪琳

念及大学时光,总绕不开那段在图书馆浸泡的岁月。那是一段宁静而又丰盈的日子,多年后方觉,再难寻觅一处如大学图书馆那般,既静谧又庄严,且学风醇厚之地。

大学图书馆宽敞明亮,中央是一个巨大的中庭。四周分布着多个阅览室,其间错落有致地摆放着桌椅,供学子们研读。无课时,我总喜欢往图书馆跑。

进馆后,我惯先去书架前寻书。我钟情于文学类书籍,故而多往文学书库去。至于理工书库、工具书阅览室等,则鲜少涉足。挑书于我并非易事,往往需耗时良久。我先是根据书名,依个人兴趣挑出几本,再翻阅目录,反复比较,最后方能选定一本。这一过程常常让我陷入选择的困境。

我偏爱坐在三楼靠窗的位置。那是一面整墙的落地窗,窗外的景致可尽收眼底。郁郁葱葱的树木,映衬着庄严的红砖建筑。路上行人匆匆,有独自背着书包前行的,有成群结队谈笑风生的,亦有骑着电动车一闪而过的。此情此景,岂非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每当读书疲累,抬头望望窗外,心便能得到莫大的慰藉。

期末临近,我几乎每日都去图书馆“打卡”。早早出门,到图书馆时,门尚未开启,而门外已排起了长龙。期末时分,去得稍晚,或许连座位都难觅。众人皆勤奋,除却用餐时间,大多从晨至暮,沉浸于书海。我最爱听那五点钟准时响起的轻柔音乐,它仿佛用温柔的声音轻语:“同学,看了一天的书,想必累了,该歇息了。”此时,我便去吃个饭,散散步,随后再回到图书馆继续苦读。夜幕降临,人们多会拿着书本,立于图书馆的空地上背诵。那朗朗的读书声,于我而言,乃是一曲美妙的旋律。融入其中,我非但不会被干扰,反会被这声音深深感染。

如此这般,直至图书馆闭馆。成群的人潮涌出图书馆,身后的灯光一一熄灭。此时方感慨,又一日匆匆而过。而那种沐浴晨光而来,披星戴月而归的充实感,让我的身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大学图书馆的学风,至今我仍认为是最好的。人人都自觉地保持安静,非必要时不发一言,拿放物品亦是轻手轻脚,即便起身去趟厕所,也是小心翼翼。这一点,是咖啡店里的学习环境所无法比拟的。更重要的是,来此之人皆怀拼搏之志,那学习的热情与自律相互感染、传递。每当我心生懈怠,望见对面正埋头苦读的同学,便再也不敢有丝毫的松懈。而这,又是书店所难以企及的。有些书店虽设有消费方可进入的学习区域,然仅一线之隔,便是人来人往的嘈杂,又怎能让人心无旁骛、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呢?我明白,这是商业使然,难以更改。故而,我愈加怀念大学图书馆的那份纯粹。

冬日的图书馆寒气逼人,虽有暖气供应,却也难以覆盖偌大的空间。我常常冻得跺脚,即便戴上了手套,手仍是冻得僵硬,写字都不利索了。但即便如此,图书馆里的座位依旧座无虚席。众人身着厚重的羽绒服,裹着围巾,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

回忆大学图书馆的日子,美好且难忘。犹如初晨的阳光洒在宁静的水面上,带给人希望与安慰。我怀念图书馆里众人奋力拼搏的身影,怀念那朗朗的背书声,怀念大家自觉遵守的安静。而今,这份宁静与充实,怕是再难寻觅了。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