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5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综合新闻
2025年05月17日

许岭镇:

再生稻育出“双丰收”

宿松融媒讯 正是再生稻头季插秧的黄金时节,在许岭镇的田间地头,农户们正熟练地将嫩绿的秧苗插入水田,一行行、一列列,整齐有序,一幅“人勤春早、秧苗青青”的农耕画卷正徐徐展开。

“这可不是普通水稻,株株都是‘黄金苗’!”农技员张正元向大家介绍:“根系壮实、叶片挺括,抗倒伏能力比普通稻强三成。”再生稻通过头季收割后稻桩二次萌发,实现“一种两收”。据测算,头季亩产可达500公斤,再生季仍能稳收200公斤,综合收益较单季稻提升显著。农业农村办数据显示,该模式每亩节水30%、节肥20%,土地利用率提高40%。

为保障栽插质量,许岭镇农业农村办推出“全周期”服务:育秧阶段指导叠盘暗化、控温催芽;栽插期“土专家”包片巡查,现场纠正深度超标、密度不均等问题;田间管理环节,无人机每周飞防监测病虫害,建立“一田一档”数字化管理系统。“我们给秧苗建了‘成长日记’,施肥量、水位控制都有数据支撑。”农技员张正元介绍道。目前,全镇已培训农民400余人次,发放种植技术明白纸600余份。

“过去种单季稻,一亩田收益几百元。”种粮大户朱建荣算起经济账,“改种再生稻后,加上政府补贴,每亩收益超1500元。”许岭镇还探索出“稻桩育草—秸秆还田”生态循环模式,牛羊养殖户可获得越冬饲料,实现“一片田、两季粮、三重效”。

据了解,许岭镇2025年计划种植再生稻7000余亩,目前栽插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预计在5月初完成全部栽插任务。

一株秧苗,承载着“一田两熟”的丰收愿景;一双泥脚,丈量着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许岭镇将紧盯再生稻生产全链条,以“头季精管”促“再生稻高产”,奋力谱写“粮田变良田、增产又增效”的现代农业新篇章。

(通讯员 郭芳)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