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骆武创的心愿:让爱心理发永不落幕
记者 何飞燕
提起70岁的骆武创,很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他是一位老党员,是杜鹃山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的“守护者”,更是坚持了整整48年的“公益理发师”。他的事迹温暖了无数人,也让他收获了“浙江好人”、“宁波好人”、“宁波市优秀志愿者”等诸多荣誉。然而,如今身患重病的骆老,心中最牵挂的是一个朴素却深沉的心愿,“要让爱心理发室的灯,永远为老人们亮起。”
骆武创的公益之路,始于48年前的一把剃头刀。从社区到福利院,从医院到孤寡老人家中,他的足迹踏遍宁海大街小巷。“哪里有需要理发的老人,我就去哪里。”他说。如今,塔山社区“爱心理发室”每月两天的固定服务日,成了老人们最期待的时光——骆师傅不仅手艺精湛,更爱聊家常,剪完发的小屋里总飘着笑声。“和他聊天比理发还开心!”老人们的笑容,是他最珍视的“成就奖章”。
这份坚持,远不止于理发。三十一本厚厚的日记里,记满了他的“日常”:凌晨五点打着手电筒上杜鹃山捡垃圾,二十年如一日的风雨无阻;自掏腰包十余万元,带着环保队修步道、平停车场;下水道堵了、邻里闹矛盾、宠物走丢了……他是小区里的“万能老叔”,总说“都是分内事”。
然而,命运给这位坚守者按下了暂停键,今年骆武创得了重病,连握剪刀的手也开始颤抖。可当病痛蚕食着生命时,他始终凝望的是那方承载着四十八载温情的镜台:“若哪天我剪不动了,这簇公益的火苗可不能熄啊……”病床上,他反复提起的是那间飘着皂角香气的“爱心理发室”。
幸运的是,总有人愿意接手这把“有温度的剃刀”。得知骆老的心愿后,一支由宁海90后青年理发师组成的“剪爱90”志愿服务队主动站了出来。“骆师傅48年的坚持,尤其是患病后仍心系他人,这份大爱让我们震撼。”“剪爱90”负责人邵兴鹏说,“我们年轻,但同样想用技能服务社会。接过这根接力棒,是荣幸更是责任。”
他们不仅承诺延续“免费为老人理发”的服务,更立誓要学习骆师傅“几十年如一日”的奉献精神。当义剪队接过那把磨得发亮的剃刀时,骆老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他知道,自己“做满60年”的心愿,有了最温暖的注脚。
晨光透过理发室的窗户,洒在那把剃刀上。刀身映出的,不仅是老人们的白发,更是一张张青春的脸庞。骆武创的心愿,正在这些年轻的身影里续写出新的故事。正如他常说的:“做好事就像理发,剪掉的是岁月,留下的是温暖。只要有人愿意拿这把刀,温暖就永远不会停。”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