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7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综合民生
2025年07月01日

87岁老党员第三次缴纳大额党费

本报讯 (记者 陈俊 通讯员 季佳盈 张晨怡) “这是我的心意,希望组织把它用到有需要的地方。”近日,岔路镇87岁老党员葛为休将装有1万元的信封递给党务工作者,这是他第三次缴纳大额党费。从1994年入党至今31年,他用行动诠释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朴素信仰。

葛为休的抽屉里整齐收纳着一叠荣誉证书:“优秀社员”“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这些泛黄的证书,记录着他从前童粮站职员到农资辅导员、供销社职工的44年职业生涯。无论在哪个岗位,他总把“尽职尽责”刻在心头——在粮站时仔细核对每一笔粮款,当农资辅导员时走遍田间地头推广技术,到供销社后又琢磨着如何为村民提供更便捷的服务。“那时候条件苦,但干工作不能含糊。”老人的语气里带着自豪。

卸下工作重担,葛为休却没闲下来。因为人公道正派,他被村民推选为村干部,2012年担任老年协会会长后,他带着老人们办文艺演出、申请养老服务,还与村干部一同解决了老年人缺乏活动场地的难题。

2020年,葛为休首次缴纳万元党费。当时他每天看新闻,看到一线医务工作者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身影,老人坐不住了:“我是党员,得尽份力!”一年后,2021年6月18日,他再次郑重递交信封:“党给了我们安稳日子,我做不了大事,就用这钱表心意。”今年“七一”前,87岁的他第三次来到镇政府,佝偻的背影里透着坚定:“交党费不是‘完成任务’,是想让更多人感受到党的温暖。”

“1994年5月20日,我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翻开葛为休的党员学习笔记,泛黄的纸页上写着这句话。三十一年过去,他用三次大额党费、四十四年岗位坚守、十余年基层服务,让这句誓言有了沉甸甸的分量。当被问及为何坚持奉献,老人缓缓地说:“党像母亲,做儿女的总想为家里出点力。”这朴素的话语,恰是一名老党员最清澈的初心映照。

 

 

记者手记<<<<<

 

三次缴纳大额党费,跨越的不仅是三年时光,更是一名老党员用一生丈量的信仰之路。

采访中,老人反复提及“受党培养”“要为党出力”,这些朴素的表达里没有豪言壮语,却字字滚烫。他收藏的荣誉证书早已泛黄,却依然平整如新;他写下的“奋战100天”诗句,至今仍在村民记忆里鲜活。这些细节让人明白:所谓初心,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体现在每一次尽责、每一份坚定里。

在老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党员对党的“反哺之情”,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将“为人民服务”熔铸成日常的坚守。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