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7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五版:田野风
2025年07月10日

做好“伏缺菜”生产 确保“菜篮子”供应

本报讯 (记者 须俊 通讯员 王琳) 进入盛夏时节,室外温度高达39℃以上,在持续晴热高温、强光照、病虫草害等影响下,地产绿叶蔬菜基地生产状况如何?记者在探访我市部分蔬菜种植基地时了解到,目前,不少菜农在冒着酷暑抓紧采摘部分叶菜及其它蔬果供应市场的同时,正对腾茬的大棚基地和菜田进行翻耕做好栽种准备,以增加供应速生类蔬菜品种,丰富市民“菜篮子”。

“为避开高温烈日的侵袭,我们每天早上4点多就下地采摘了。目前,基地上市供应的主要是丝瓜、茄子、菜椒、豇豆、毛豆等品种,还有少部分青菜、空心菜、紫角叶、木耳菜、黄瓜等上市。”高新区天元村菜农告诉记者,到了三伏天,每当气温高于35℃,一般蔬菜就长不出来了,市场大批量的供应也就减少了,因而伏缺期农贸菜场叶菜类蔬菜的价格也相应提高了。

“高温酷暑本来就不利于蔬菜生长,蔬菜的田间管理难度也增大。很多蔬菜基地出现了干旱情况,需要菜农每天勤于浇水灌溉,才能保证蔬菜正常采收。在当前连续高温天气下,基地能采摘上市的叶菜类蔬菜只有前期种植的少量青菜、苋菜、空心菜等。”天元村蔬果种植户、村民小组长赵传正介绍,为做好“伏缺期”蔬菜生产,菜农们在梅雨季结束后抓紧栽种小青菜、木耳菜、小白菜等速生类叶菜品种。对腾茬的空闲大棚,要等气温逐步下降后才能种植莴苣、茼蒿、药芹、菠菜等蔬菜,以适时增加应季品种,保证基地满负荷生产,预计基地蔬菜大量上市要到八月底至九月初。

“每年7月至9月,是蔬菜生产的‘伏缺期’,春季种植的各类蔬菜瓜果大量下市,夏季种植的蔬菜因受高温、病虫害等因素影响出现生长难,导致市场上蔬菜短缺。”市园艺指导站有关人士表示,针对近阶段高温酷暑对蔬菜生产带来的不利情况,菜农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蔬菜生产茬口和品种,多种植一些生长期短,抗热、耐湿、抗病性强的蔬菜品种;设施栽培的蔬菜则通过架设覆盖的遮阳网和喷滴灌设施进行避暑降温,应用防虫网等生态技术进行绿色标准化生产,并做到分批播种,错开上市,确保“菜篮子”有效供应。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