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7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综合新闻
2025年07月18日

阙玉林:

把论文写在福鼎大地上

在福鼎的田间地头,总是活跃着一个忙碌的身影。他挎着装满技术手册的帆布包,足迹遍布全市17个乡镇的田间地头;他带着政策清单和科研成果,把实验室“搬”到乡村一线。他就是福鼎市科技特派员总站站长、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阙玉林。

自2020年被选派为省、市科技特派员以来,阙玉林始终扎根“三农”一线,连续四年考核“优秀”,荣获宁德市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成效突出个人等多项荣誉。这些都是他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科技赋能产业的执着坚守,是他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生动注脚。

作为“三农”政策的“传声筒”,阙玉林深知政策落地的重要性。多年来,他走遍福鼎的山山水水,将一项项惠农政策与当地实际相结合,转化为农民听得懂的“家常话”,推动30多项产业扶持政策落地生根,150多户科技示范户和农业主体获得400余万元资金支持,让惠农政策从“纸上”走到“地上”,成为激活乡村产业的“金钥匙”。

“要让农民增收,就得破解产业发展的痛点。”阙玉林始终把农民的需求放在心上。针对福鼎特色产业发展中的难题,他引进水稻、甘薯等11个新品种,经过反复试验示范,让这些品种成为当地产业升级的“生力军”。在福鼎槟榔芋种植基地,他深入研究软腐病防治技术,总结出绿色综合防控方法;在白茶产区,他创新花香白茶加工工艺,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16个科技示范基地、20多场技术培训、1500多名受训农户,他用实际行动让农业科技走进田间地头。

此外,他还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攻克早稻-晚稻-蚕豆三熟稳粮高效栽培技术,大幅提高了沿海水稻种植效益;推动“福芋1号”品种认定,为福鼎槟榔芋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多年来,他主持的4项省部级、5项市级和18项县级科技项目相继结出硕果,2项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成功转化为生产力,为农业生产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不仅如此,他还创新性地牵头成立福建鼎好农产品公司,组建“科特派”+电商团队,在直播间里为家乡农产品吆喝,累计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

如今的福鼎,茶山叠翠,稻穗沉垂,带着地理标志的农产品成了抢手货。这位沃野上的科技引路人,正以坚实脚步,在乡村振兴画卷上续写新篇。

□ 温丽芬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