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锁三伏天的“清凉秘籍”
游客在仙蒲村民宿避暑 谢勇鹏 摄
本报讯(温丽芬)在传统认知里,三伏天就是“哪儿凉快待哪儿”,图个“隐伏避热”。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巧妙融合传统养生智慧与现代生活方式,“解锁”了诸多三伏天的新过法。
一入夏,福鼎的海边便挤满了来“躲热”的人。在硖门畲族乡渔井村,来自浙江温州平阳的游客滕女士带着孩子在海边的咖啡馆里等待日落。“平时在家里吹空调,孩子总喊闷,这次来海边吹吹风、看看海,比家里舒服多了!”不光是海边,磻溪镇仙蒲村这样的古村落也成了香饽饽。上海的张先生一家入住了村里的一家民宿,适宜的气温让他连连感慨:“上海热得像蒸笼,仙蒲村很凉快,不仅可以避暑还可以感受古村落的风土人情,值了!”
对于家长来说,博物馆、图书馆、书店等室内场所则成了三伏天的“遛娃宝地”。在市图书馆里,市民郑真真正陪着儿子前来阅读,母子俩一人捧着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郑真真说:“老话说‘伏天宜静’,带娃来这儿既能学知识,又不用晒大太阳,还认识了新朋友,挺好。”与此同时,商场里的手工坊、室内游乐场也挤满了人,家长孩子一起做手工、玩游戏,暑天里的亲子时光照样热乎乎的。
“冬病夏治”是老讲究,现在却成了上班族的新时髦。海口路一家养生馆里,白领小陈刚做完艾灸,脖子上还带着淡淡的艾草香:“我有鼻炎,医生说艾灸可以缓解。午休来半小时,脖子不僵了,鼻炎也轻了。”据该养生馆负责人介绍,三伏天艾灸具有调理气血、温中散寒、舒筋通络等好处。眼下随着三伏天的临近,艾灸的预约量明显上涨,“有不少人都准备入伏后过来体验一下艾灸,其中有很多都是上班族。”该负责人说。
互联网平台也为人们过三伏天提供了新途径。笔者注意到,近段时间以来,电商平台上各类防暑降温产品销量大增,便携式小风扇、冰丝凉席等成为畅销品。“足不出户就能通过网络购买到所需物品,轻松应对高温天气。”市民林毅说。此外,线上健康讲座、养生课程也层出不穷,专家们在线分享三伏天养生知识、防暑妙招,让大众更便捷地获取健康信息,将传统养生智慧融入日常生活。
日益便捷的现代生活让人们既能借助现代科技与多元的生活方式抵御三伏天的酷热,又巧妙传承了传统习俗里顺应天时、调养身心的精髓,让古老的三伏天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