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新发力 向绿图强
江阴港综合实力与创新动能持续攀升
本报讯(记者 潘逸青) 眼下,苏豪丽天智储工业油脂加工项目一期已进入施工收尾阶段,工人们正在加紧推进管道铺设、车间设备安装等施工作业。“针对目前江阴港在工业油脂收集、加工能力近乎空白的缺口,我们公司充分发挥‘加工+仓储+贸易’的首创优势、加工点紧靠出口码头的区位优势,将在江阴打造‘废弃油脂加工—贸易—出口’全产业链。” 江苏苏豪丽天智储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殷平华介绍,该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为10万吨级工业油脂全流程加工生产线,预计近期完工;二期将扩建至20万吨级,计划于今年年底建成。
今年以来,江阴港及相关企业坚持高质量发展主线,在推动科技创新、加快绿色转型等方面持续发力。作为一家专注于公共型液体化工仓储与船舶洗舱的企业,苏豪丽天智储坚持向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要效益、要活力、要质量,聚焦船舶、槽车全链条的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加强洗舱站、油污水上岸、废矿物油收集、槽车蒸洗站项目的革新与升级,不断提升危化品物流运输效率和安全水平。近日,该企业成功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目前,我们公司已经从传统的仓储业务转型为智慧仓储、污染物资源循环利用和工业油脂一站式基地三大核心业务板块。” 江苏苏豪丽天智储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德华表示,未来,该企业将以“智改数转”和环保转型为抓手,依托工业油脂加工项目,不断推进产业链升级,布局生物质能源开发,全力抢占未来能源市场。
向新发力、向绿图强。当前,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企业的共识。港口集团依托5G、大数据、大物流等技术,开发的沿江干散货码头智能调度综合管控平台,入选省交通运输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企业实施的近零碳码头建设项目获评无锡市交通运输科技与成果转化项目。苏南集装箱码头积极拓宽国际物流通道,今年新开通江阴至圭亚那、江阴至葡萄牙、江阴至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等外贸航线。国产大型柴油客车通过港发投码头的江阴至沙特“一带一路”专项航线扬帆出海,助力中国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今年上半年,江阴港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19399.16万吨,同比增长3.65%,其中沿江码头完成18247.86万吨,同比增长2.33%;内河码头完成1151.3万吨,同比增长30.27%;外贸吞吐量3079.38万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32.06万标箱,同比增长0.12%,为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提供了有力保障。
牢牢扭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申夏港区3号码头二期上游段改扩建工程、利港电厂1号码头改扩建工程、扬子嘉盛液化天然气码头改扩建项目有序推进,今年1—6月共完成项目建设投资12319万元,进一步推动港口码头提级扩能。多点开花、全面发力之下,江阴港打开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服务“水运江苏”和无锡“双联双提”战略注入强劲动能。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