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7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5年07月25日

大篷车“开”出惠民“新方”

晨曦初露,一辆辆标识醒目的“微诊室大篷车”便从我市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悄然驶出,奔向散落各处的偏远村落。车门开启,身着白大褂的医护人员迅速支起问诊桌、摆好血压仪,携带便携设备上门入户,将优质的诊疗服务送达村民“家门口”。

这已成为我市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服务基层群众的日常图景。2024年10月启动“微诊室大篷车”项目以来,17辆医疗专车便以“轻车简从、务实高效”的作风,穿梭于山海之间,勾勒出一条扎根基层、情系民生的服务轨迹。

缘何启动?我市有关部门在走访调研中发现,由于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子女外出务工等因素,使得不少农村孤寡留守老人和行动不便群体面临严峻的“看病难”困境,“小病拖、大病扛”现象普遍。

群众期盼就是行动号令。“必须想方设法把医疗服务真正‘搬’到老百姓家门口。”市委领导在专题会议上对此明确提出要求。“微诊室大篷车”应运而生,17个基层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闻令而动,每周派出专业巡诊团队2至3次,构建起覆盖全市135个偏远行政村的移动医疗服务网络。

项目启动伊始,便锚定“务实”二字。“微诊室大篷车”配置遵循“够用、实用、耐用”原则:不设豪华内饰,优先保障常规诊疗器械、便携式彩超、心电图仪和医保结算设备等核心需求;药品储备聚焦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避免贪大求全、资源闲置。

作风之变,立竿见影。在前岐镇薛家村,以往开展医疗活动需提前搭帐篷、挂横幅,如今“微诊室大篷车”直接开到村民“家门口”,专业设备随车即用。“不搞花架子,老百姓才能真受益。”薛家村党支部书记钟思妙指着墙上的巡诊时间表欣慰地说,“现在每月固定时间雷打不动,村民按时前往就能找到医生,省去了过去奔波折腾之苦。”

精准下沉,以“减法思维”提升服务效能。“李大爷,您这药费医保报销后只需自付12.5元。”在管阳镇沈青村的服务现场,医保结算终端“一键报销”功能让76岁的李大爷惊喜不已。这正是“大篷车”践行“简化流程、优化服务”要求的缩影:它将门诊、药房、收费等环节高度集成于小小车厢内,村民平均候诊时间从40分钟大幅压缩至15分钟,报销手续简化为“刷卡即办”。

服务不止于诊疗。为推动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惠民实效,我市不断拓宽“微诊室大篷车”服务边界:从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西医诊治,到基本健康监测、诊疗药品现场核销,确保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同时叠加提供家庭医生签约、健康咨询、卫生宣教、慢性病随访等延伸服务,有力促进医防融合。

成效看得见摸得着:截至2025年5月30日,“微诊室大篷车”已深入135个偏远村开展巡回诊疗595次,惠及群众约8105人次,医保累计报销金额达25.77万元,有效纾解了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的痛点。

清风正气,贯穿服务始终。“本次巡诊不安排工作餐,请自带干粮。”——这是医护人员出诊前收到的通知。我市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医疗服务全链条,严格要求从业人员恪守《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严禁收受“红包”等行为,每辆“大篷车”均配备“纪律监督卡”,群众扫码即可评价服务态度与廉洁情况。

□ 朱灵塬 王婷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
// 切换登录方式star // 切换登录方式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