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8月0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A02:要闻/政情
2025年08月02日

科创平台攀高谋突破 “超级引擎”赋能产业创新

□ 季云 记者 张可馨

科创平台是集聚创新要素、推动产业变革的“超级引擎”。武进持续推动以高能级平台建设引领区域创新发展,吸引越来越多高端资源汇聚,技术溢出、人才集聚效应显著,彰显出科创平台的强大支撑力。

西太湖畔的长三角(常州)氢能创新中心内,首批入驻的易控氢能、易氢动力、青川科技等7家制氢、用氢装备企业的技术成果正在布展。

这一依托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协会首任理事长欧阳明高团队发起的科创平台,自今年1月成立以来,已完成办公区装修,首期规模10亿元的赛科基金开始注入。

“我们规划建设标杆企业集聚基地、技术验证中试基地,打造公共服务平台、招引孵化平台、科技金融平台。预计到今年四季度,首批入驻企业将具备研发能力,在万亿级氢能赛道中占据先机。”长三角(常州)氢能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樊京涛说。

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武进通过多元化布局新能源产业,探索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当前,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常州)有限公司正进行固态电池小批量研发验证。“固态电池的检测、验证要比传统电池更严苛。”公司新能源技术研究岗李召阳指着测试设备介绍。更具前瞻性的是,针对“退役”电池,团队为拆解回收和梯次利用过程提供检验检测服务。作为华东地区新能源汽车检测的“安全守门人”,中汽研通过国家认监委资质认定及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认可能力范围近千项,新能源领域的业务量以每年50%的速率增长。

技术突破的背后,是产学研协同的“化学反应”。2022年,中汽研联合常州工学院启动动力电池热失控防范项目,仅用18个月就将成果转化为企业生产线的安全标准。如今,这种“科研攻关—标准制定—产业应用”的闭环模式,正复制到智能网联领域。在L2级辅助驾驶强制国标制定中,中汽研团队承担了部分验证工作,为2027年标准落地铺平道路。“针对低速自动驾驶场景,团队正储备L4级无人车、物流车的检测能力,计划3年内完成相关标准支撑技术研发,为产业应用铺设‘安全轨道’。”中汽研智能驾驶测试岗技术工程师王鹏介绍。

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区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着力抓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如何进一步在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上实现弯道超车、有效突破?

纵向攀高。围绕氢能、具身智能、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领域,携手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国家氢能装备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武进南京大学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等高能级科创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转化效率提升,不断滋养产业沃土。

横向合作。今年以来,区科技局赴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科创资源富集地“取经”,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产学研用合作,促进创新资源要素协同配置、开放共享、高效利用。

聚焦科创平台能级提升,区科技局将进一步推动重点平台提质增效,努力在“升阶进位”上实现新突破。强化大院大所对产业创新的辐射效应,充分发挥推进南大未来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常州)科技园等资源禀赋和技术优势,推动大院大所的优质技术成果向本地产业转化应用。实施科技创业载体高质量发展行动,谋划推进武进区星级孵化器建设。积极构建以“链主”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为主的多层次、宽领域科研平台“矩阵”,形成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集群。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