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
边缘徘徊的姑娘
◆林鸢
在时光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个姑娘,也有个不响亮的学名叫玉玲。她33岁了,像一朵在风雨中飘摇却又不屈绽放的花,在生活的边缘徘徊着。
她从小就怀揣着作家的梦。高中那些年,她的作文总是老师口中的典范。在教室里被当众诵读,那字里行间流淌的才情,仿佛是命运的暗示,告诉她,她可以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可命运弄人,她的父母,没有一双发现她光芒的眼睛,那本该被挖掘的长处,被埋没在平凡生活的琐碎里。
她的童年,没有糖果的甜,没有玩具的乐,没有父亲坚实的臂膀为她撑起一片天,也没有母亲温柔的絮语为她驱散心中的阴霾。她早早地学会了独立,像一只孤独的小刺猬,在生活的丛林中独自摸索。她外表看似正常,可内心的悲观与脆弱,就像藏在深海里的暗礁,只有自己知道那有多疼。她不是城府深,也不是不善言辞,只是深知身后无人,只能自己咬着牙,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行。“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她就是那个在漫长旅途中独自前行的行者,哪怕前路迷茫,也从未停下脚步。
她的座右铭是:人总会落单的,与其虚假伴,倒不如坦然独行。成年后的她,像是一场自我救赎的修行。她把自己敲碎,再重新组合,只为了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她的坚强与强大,是苦难给予的馈赠。那些在黑暗中独自哭泣的夜晚,那些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瞬间,都化作了她成长的养分。所以,她告诉自己:“不要在喜欢安静独处的女孩们面前,炫耀你的繁华,或许你见过的繁华她都见过,但她见识过的苦难,你未必能承受。”
她也有过对婚姻的憧憬,那是她心中浪漫的幻想。她幻想着结婚后还能像婚前那样甜蜜,可身边的人却告诉她,那只是琼瑶剧里的童话,婚后都是亲情,哪有什么爱情。朋友劝她不要结婚,一个人努力挣钱,自己养自己,可父母却觉得,嫁不出去就是给他们丢脸。在父母的眼里,她的想法根本不重要。她看着身边那些凑合过日子的婚姻,心里满是迷茫。她曾经错过好男人,挑来挑去,把自己挑成了别人口中的“老姑娘”,可她一直坚守着宁缺毋滥的信念。
她的父母,总是习惯性地打击她,说她这不好那不好,从来没有给过她一句夸赞。在打击下长大的她,心里就像一片敏感的湖,一点风吹草动,都能泛起层层涟漪。她有时候心里想不通,想找父母谈谈,可得到的却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想得太多”的回应。她带男朋友回家,本想让父母帮她把把关,毕竟他们阅历深,可父母却只说人家父母好,觉得她嫁过去肯定幸福。可她知道,现在的人都会伪装,仅见过一面,又怎能看清他们的真面目呢?
当作家,是一条费脑子的路,需要灵感,她体会到。她曾经在网上写过,灵感来的时候,她就像一个被灵感附身的诗人,笔下生花;可灵感没了,她就觉得语言都变得匮乏,像被抽干了灵感的枯井。
“到了一定年龄,你会发现,你需要的不再是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一个不会离开你的人,深情不及久伴,厚爱无需多言。远离那些影响你情绪的人,他们除了给你添堵,什么都给不了…”这是她最近特别喜欢的一段话。因为没人开导她,父母的能力也有限,她只能自己苦苦摸索经验,试错成本太高。她一直在低头赶路,却忘记了抬头看路,看不到人生的正确方向。委屈的时候,没有父亲为她出头,没有母亲的悉心开导,更没人给她撑腰壮胆。这么多年,她就像野草一样,自己当避风港,辛苦又滚烫。以至于当外界的人向她伸出手时,也被她的滚烫灼伤。
一次去“霍山月亮湾作家村”见习,就像是一场命运的邂逅,她的灵感来了。那片充满文艺气息的村庄,像是她心灵的栖息地,让她在生活的边缘,找到了一丝温暖和慰藉。
她大学毕业后在合肥工作,来回穿梭于省城与大别山腹地霍山婆家两地之间。在这两个不同的世界里,她时而迷茫,时而坚定。她就像一个在边缘徘徊的姑娘,一边是现实的无奈,一边是梦想的召唤。但她知道,无论前路多么艰难,她都要勇敢地走下去,因为她心中,还有那团未熄灭的作家梦的火焰,还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