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8月0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副刊
2025年08月02日

【随笔】

绿豆煮夏

◆曹建龙

古人云:夏饮绿豆汤,酷暑不生疮。夏天,天气炎热,吃食上多以清汤为主。在我的记忆里,喝绿豆粥可以清热解毒,止渴解暑,尤其在晌午,喝一碗凉透的绿豆粥,满身暑气便消散无踪。

小时候,农村没通电,更没有冰箱冰柜,冷却靠井水。煮好的绿豆粥放凉后,母亲会让我去井边挑一担水回来,把粥倒进粗陶瓮里,再将陶瓮半浸在盛着井水的木盆中。要吃粥时,揭开瓮盖,想吃多少就舀多少。

那时,绿豆从不用买,都是自家种的。就种在自留地的田埂两侧。收割绿豆要清晨,不然豆荚一炸,绿豆就会滚进泥里。父母收割绿豆,我蹲在田埂上仔细帮捡,即使指尖被豆壳划得发疼,也要把滚进泥缝的绿豆抠出来——那都是母亲熬粥时要下锅的宝贝。

收割回来的绿豆,需晒干后妥善储存。煮绿豆前,母亲会先挑拣出饱满的颗粒,念叨着:“吃了坏豆要闹肚子。”接着把绿豆浸泡在水里,直到能轻易拧掉豆皮。处理好的绿豆被倒进铁锅,一碗绿豆配半杯米,再添四碗水,然后架起柴火开始煮。母亲常说:“豆与水的比例得恰到好处,水少了就成了绿豆饭;水多了,又变成绿豆汤,煮不出粥样来。”

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煮约莫一个小时。煮好的绿豆粥揭开锅盖时,清香瞬间弥漫开来,那股子清润隔着墙壁都能闻到。《随息居饮食谱》所记“绿豆甘凉,煮食清胆养胃”,绿豆粥放凉后装进陶瓮,摆在桌上,随时可以舀着吃。

绿豆粥不仅能降火消暑解暑,还有其他功用。《开宝本草》中就提到绿豆“压热解毒,消肿下气”,绿豆粥的清甘,不知不觉便成了刻在骨子里的夏日记忆。我吃绿豆粥时,总爱加两勺白糖。从地里劳作回来,不顾满头大汗,就盛一碗绿中带黄的绿豆粥,挖两勺白糖搅匀,然后大口吞咽,清甘顺着喉咙往下滑,连打个嗝都带着绿豆的清香。

有一次,父亲到集市买了一斤排骨回来,说要做顿别样的绿豆粥。这次的绿豆既没去皮,也没浸泡,只是简单洗了洗,就和排骨一起放进砂锅,还加了姜丝,慢火熬了两个小时。煮好的绿豆粥烂透了,汤色浑浊,绿豆的清香与排骨的醇香交融在一起。这种绿豆粥得趁热喝,滋味格外美妙。父亲说:“豆粒都化在汤里了,不但有滋有味,而且能消暑、健脾、解毒。”温热的粥水滑过喉咙,带着绵密浓稠的质感,让人回味无穷。

现在,我家住城里,虽然解暑方法不少,可我还常去超市买绿豆,自己煮绿豆粥喝。还变着法子搭配不同食材,比如绿豆与红枣、绿豆与薏米、绿豆与百合,煮出来的粥风味各异,却少了儿时田埂边的泥土气。

煮绿豆粥的工具也有变化,不是用高压锅就是用电饭锅,不到二十分钟就能煮好。煮好的绿豆粥放进冰箱,想吃的时候舀一碗,凉意从舌尖直透心里。只是没有“汲来井水沉瓜李,分得清冰胜蔗浆”的天然清凉,那份带着井水甘冽的记忆,终究锁在了旧时光里。

昨天晌午,我吃绿豆粥时,恍惚间仿佛又看见儿时的粗瓷盆,绿得透亮,盛着整个夏天的清凉。这不仅仅是一碗粥,是藏在时光里的乡愁,是父母掌心递来的温暖,是旧时光里最鲜活的底色。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