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2年06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读书时间
2012年06月11日

周汝昌新作《红楼新境》《寿芹心稿》赶在老人逝世前出版

阅读量:1217    本文字数:2346

周汝昌老先生根本看不到自己的新作,他用指尖轻轻摩挲着这本“毛边书”。

唐师曾摄于2012年3月26日

第22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昨天在银川落下帷幕,在各家出版机构推出的数万种新书中,5月31日刚刚辞世的95岁红学家周汝昌两本新作《红楼新境》和《寿 芹心稿》特别惹人注意。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展示区内,这两本新书不断被读者翻开又翻开,一位读者表示,一位倔强老人的执着追求,从中得到了完美体现。

两本口述新作耗时3年

在《红楼新境》后记中,周汝昌写道:“我目未全盲时,写作《红楼艺术》(编者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一书,从出版社‘拍板’到我交稿,只有一个半 月。那种工作效率,恐怕今天人们听来都不肯相信。”而这两本新书《红楼新境》《寿芹心稿》耗时3年,恐让老人更多感到的是无奈。

两本新书中,《红楼新境》是周汝昌继《红楼夺目红》后的又一部读《红》(即《红楼梦》)随笔集,收录包括引言在内的52篇文章。这些文章均是作者最近两三 年的口述新作,在本书中被归入“红楼关键词”、“谁怜咏絮才”、“荣辱话曹家”、“源流证大观”四个栏目。这些随笔的文字既是平和的,又是婉转如诗的,读 来仿佛聆听一位有着六十余年研《红》经历,虽目盲耳聋却依然对《红楼梦》一往情深的耄耋老人娓娓而谈。

而《寿芹心稿》是《红楼新境》的姊妹篇,收入包括引言在内的32篇文章。这些文章被归入“红楼珠玉岂寻常”、“三才万象百回书”、“诗情画意境常新”三个栏目。后两个栏目所收的文章大多是周汝昌最近两三年的口述新作,其中有几篇篇幅较长的考证文章具有学术意义。

周汝昌的儿子周建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父亲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还要求他念这两部新书。“看到他衰弱的样子,我一边念一边忍不住流泪。而我爸爸说,‘我还能听就行’。”

靠亲情交流研究红学

周汝昌自1989年以来,一直住在北京朝阳区一处蜗居中,过着俭朴的老年生活。新华社摄影记者唐师曾和他有过一次交往,他说:“由于周汝昌老先生‘目盲耳 聩’,研究工作十分艰难。但他坚持老骥伏枥,每天在儿子、女儿帮助下靠亲情交流研究红学,出版多本学术著作。”而新近面世的《红楼新境》《寿芹心稿》正是 这种亲情交流的典范之作。

2009年,周汝昌的眼睛完全失明,周汝昌的三女儿周伦玲说:“他不能自己写了,于是完全采取口述的办法。其实早在2006年、2007年,他也采取过口述的方式。”

周家五个子女最大的72岁,最小的也已60岁,他们无一例外成了父亲的“秘书”。其中,还有具体分工,周伦玲专门负责报纸上发的文章的口述记录,小儿子周 建临则负责书稿的口述记录。“我的几个姐姐为了帮助父亲查资料,常常是有病都没有时间看。别人还以为是闲来无事说红楼呢,哪里是这么回事。”周建临说。

每天上午10点至12点是周汝昌精神最饱满的时候,也是他的口述时间。“他不单单说《红楼梦》,还研究诗词,研究女娲。他完全是在齐头并进搞研究,所以很多时候他说的话很杂,让我们感到很困惑。”周建临说。

周汝昌年轻时博闻强记,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这两年从他口中奔涌而出的词句依旧滔滔不绝。即便这样,家人还是会查找一些资料进行核实。“我们查东西费劲极了。我爸爸就说:求你们点事儿,费了大劲了。我要是眼睛好,一会儿就得。”

而周家子女有苦难言。“有时我们对于父亲没完没了的查询、没完没了的询问真是感到应接不暇。再加上我们知识浅薄,往往不能满足耳目俱损的老父亲的求知欲,对此也只能是叹息而已。”周建临说。

尽管如此,周家子女对父亲充满了敬意和骄傲。“我爸爸的头脑仍旧非常清楚,思索问题好像总是停不下来。除了让我们读书、念报、查资料以外,无论是靠在沙发 上,坐在椅子里,还是躺卧于床上之际,总是在思索、感悟问题,而他对于《红楼梦》的痴情更是丝毫不减。”周建临说。

“我爸爸是个无助的老人,天真的学者,他没有知音,他对中华文化的追求无处诉说,只能跟我们说,但是我们水平又有限。”周建临说,他父亲是生命不息,口述不止,他原本还有讲唐宋诗词的计划,但现在只能留下永久的遗憾了。

指尖轻触“毛边书”

“周老每天都文思泉涌,一直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进行创作。”去年10月,《红楼新境》《寿芹心稿》两书的责任编辑李玉莲第一次见到了周汝昌,“周老右耳戴着助听器,即便我们大声说话他也听不清楚,我们说话,一定要经过其子女在他耳边大声转述才行。”

李玉莲说,周汝昌是京津两地口音,声音洪亮,抑扬顿挫,“他讲话逻辑性很强,很注意遣词造句,有半文言味道,甚至有《红楼梦》的味道。”

经过两三年的记录和整理后,去年10月底,李玉莲收到了周建临的交稿。“在审读过程中,我们发现口语化明显。周老引用了各种古典文献,但他完全是在记忆库中寻找,尽管其子女已核实,但出版社还要一一核实,因此出版过程很不易。”

李玉莲说:“书稿直到去年12月中旬还在调整中,12月底定稿后,我发现篇幅太长,和如今读者轻松愉悦的阅读习惯有点不相符,于是有了出两本书的想法。”

李玉莲将《红楼新境》中删掉的两部分,再加上周汝昌最新口述的内容,合成了《寿芹心稿》一书,今年4月周汝昌生日前夕,赶印出来的《寿芹心稿》终于完成。 “我一直有愧疚的感觉,尤其是补写的这部分内容,催稿很急,老人为此体力透支很大。”据李玉莲介绍,单是补充的内容,从今年1月9日至3月2日,包括引言 与后记在内,周汝昌就口述了8篇文章,版面字数近2万字。

今年3月26日,李玉莲把新书《红楼新境》送到了周汝昌手中。当天,唐师曾恰好在现场,他注意到一个极为珍贵的细节,并用镜头永远记录了下来。

“他用手指尖轻轻摩挲着这本“毛边书”,那种感觉就像是男女之间在牵手,我觉得这世界上最美最纯的感觉就是男女之间的牵手了。”唐师曾说,这本“毛边书”是老人家特意跟出版社要求的。

李玉莲也注意到了这个画面。“他一个人默默坐在沙发上,慢慢地摸书脊,再摸书口。他轻轻打开书,一页页地摸过。那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幸福。”

(来源:新华社 作者:路艳霞)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