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戚电公司:
攻克重型燃机“卡脖子”技术
国产透平一级动叶等效运行超2000小时 具备批量化生产能力
本报讯(李慧 记者 戴雪燕)8月21日,由中国华电自主研制的“华电睿翼”F级燃气轮机透平一级动叶在江苏华电戚墅堰发电有限公司累计服役等效运行超2000小时,创造了F级重型燃机国产透平一级动叶实际运行时长新纪录,标志着我国重型燃机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发展迈出关键一步。
重型燃气轮机被誉为能源装备领域“皇冠上的明珠”,其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而透平一级动叶作为重型燃机热端关键零部件,设计难度大、制造工艺复杂、服役环境恶劣,其生产制造涉及高温合金材料研发、精密铸造加工等核心技术工艺。因此,国内燃机透平一级动叶长期采用国外进口。
去年11月,中国华电攻克“卡脖子”技术,自主研制的“华电睿翼”国产透平一级动叶率先在戚电公司实现48小时挂机试验。“未来如果该试验燃机动叶出现问题,我们可以在国内直接采购。相较国外进口,采购成本可降低40%。”戚电公司生产技术部主任潘文良介绍,不仅成本降低,渠道也更便捷,实现了该零部件的自主稳定供应。
今年迎峰度夏期间,该国产透平一级动叶也迎来首次大考,其所在试验燃机顺利完成启动95次、停机94次,动叶的各项性能都得到有效验证。在此期间,戚电公司对燃机排气温度、振动等反映叶片健康状况的重要数据进行严密监控,有效保障设备健康水平。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燃机应用企业,戚电公司近年来先后完成国内首台9FA重型燃机控制系统国产化改造、国内首台三菱E级燃机控制系统国产化改造等一系列国产化改造,创造了历史上多个全国第一,此次突破也标志着该国产透平一级动叶已完全具备批量化生产的能力。“我们首次完整地掌握了一个叶片从设计制造、特种加工包括精密铸造、测试验证到在役评估的核心技术,实现了燃机高温部件领域的全面自主可控。”戚电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士明透露,这是我国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