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多少人能做到文明规范养狗?
——“来自社区养犬现象的调查”系列报道之二
左图为市民在地下车库不文明遛狗;右图为市民家中宠物狗的《犬免疫驱虫体检记录》本。记者 陈晓玲 王丹 摄
本报记者 陈晓玲 王丹
近日,云阳街道兴隆苑社区开展“‘宠’爱更文明 共筑新风尚”文明养犬宣传活动;开发区双庙社区则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示居民“文明养犬”注意事项,呼吁大家争做文明养犬人;开发区车站社区组织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走进楼栋张贴《文明养犬告知书》……一场聚焦文明规范养犬的宣传活动在全市以不同形式密集展开,全力引导居民自觉遵守文明养犬规范,维护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那么,众多养有宠物狗的家庭对文明规范养犬内容知道多少?有多少养宠物狗的人能真正做到文明规范养犬?
在我市多个居民小区采访时,记者不时能看到遛狗不牵绳、犬吠扰民、粪便不清理等现象。在对多个小区养宠物狗的人群随机调查时发现,居民对文明规范养犬认知存在明显断层,禁养犬种管理、疫苗接种等环节存在监管盲区。这不仅关系到宠物狗的健康成长,也直接影响着小区的居住环境和邻里关系,甚至引发了多起宠物狗伤人事件。
昨日晨练时段,记者先是来到开发区法治文化广场,这是一个开放式的广场,统计发现,30分钟内出现的17只宠物狗中,有4只未牵绳,也有人到了广场内就将牵绳松开了。在万善公园,虽然公园内禁止遛狗,但有不少居民沿着周边道路遛狗,有些并没有牵绳。一位带孩子的家长向记者抱怨:“好几次遇到不牵绳的大狗扑过来,吓得孩子直哭,现在都不敢让孩子在小区里自由跑动了。”而因不文明养狗引发的邻里摩擦和冲突,在多个小区物业的投诉记录中并不少见。
此外,记者调查还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养犬群体也呈现出不同的认知误区和行为特征。其中,中老年养狗群体多认为,宠物狗粪便只要不在路面上就不算随地排泄,甚至觉得拉在草丛里能为植物施肥,他们对粪便可能引发的疾病重视不足,观念相对固化。而18~35岁养狗群体,卫生习惯有待改善。市民朱女士向记者讲述了她目睹的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我之前在小区里看到一个年轻小伙遛狗,狗排便后,小伙子随即带上一次性手套,拿出了餐巾纸,我以为他要把狗屎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去,谁知他只是为了给狗擦屁股。”这一事例折射出部分年轻养犬人注重宠物自身清洁,却忽视了公共卫生责任的双重标准。
据了解,根据《镇江市养犬管理规定》,我市限养区范围明确:南至122省道,西至241省道,北至北二环路、沿迎宾路、开发大道,向东至齐梁路内,以及区域外5万平方米以上的居民小区。禁养犬种包括獒犬类、斗犬类、牧羊犬类等五大类数十个品种,成年肩高超过60厘米的大型犬也在禁养之列。此外,我市有8个公园广场禁止遛狗:人民广场、小东门广场、城际广场、高铁广场、万善公园、人民公园、凤凰山遗址公园、丹凤公园。同时,对携带犬只出户的,也进行了相关规定:为犬只佩戴犬只识别牌;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为犬只束1.5米以内的牵引带牵领或者怀抱;主动避让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和未成年人;携犬进入公共楼道、电梯应当避开出行高峰时间,采取收紧牵引带、犬戴嘴套、怀抱、装入犬笼或者犬袋等措施;即时清除犬只粪便;携带犬只乘坐出租车、网约车应当征得驾驶员以及同乘人员的同意;法律、法规的其他规定。
然而,记者随机采访的50位养犬居民中,能准确说出3种以上禁养犬种的仅占8%,完整了解相关规定的更是低至2%。认知的缺失直接导致了行为的失范。
对于不文明和违规养犬行为,《镇江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明确,在限养区内饲养烈性犬只或者大型犬只的,由公安机关责令养犬人在十日内妥善处置,并处以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逾期不处置的,没收犬只;遛犬不牵绳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以五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但记者调查中了解到,由于部分居民对这些处罚措施并不了解,导致一些违规行为不时发生。
此外,《镇江市养犬管理规定》还指出,犬只犬龄满九十日之日起三十日内或者免疫间隔期届满前,养犬人应当为犬只免疫接种狂犬病疫苗,并取得动物诊疗机构出具的犬只狂犬病免疫证明。记者从一家经营十多年的宠物医院了解到,该店目前登记会员超千人,在册宠物全部接种了规定所需接种的疫苗,并提供相关证明。然而,记者走访多个小区物业了解到,根据之前养犬登记的情况来看,仍有未进行疫苗接种的犬只。记者调查的30户养狗家庭情况显示,约70%的家庭表示会定期带宠物狗接种疫苗,但仍有30%的家庭未能做到按时给宠物狗接种。一位养狗的市民陈先生说:“有时候工作太忙,就忘记给狗打疫苗了,总觉得晚一点也没关系。”而这一情况,记者从多个小区物业之前摸排的犬类管理登记表中也有发现。
疫苗接种的疏漏,直接导致了狂犬病暴露风险的增加。目前,我市练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荆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方路中心、荆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司徒、延陵、珥陵、导墅、皇塘、吕城、陵口、界牌、新桥、后巷、埤城卫生院都可以接种狂犬疫苗。记者了解到,每年因被未规范管理的犬只咬伤、抓伤而前往接种狂犬疫苗的市民数量庞大。练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全市唯一一个24小时开展疫苗接种的公立医疗机构,其2024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心共接种了28000余针次狂犬疫苗;今年1~6月,已接种狂犬疫苗13000余针次,其中绝大部分因被狗咬伤或抓伤前来接种。
一位刚刚带孩子接种完疫苗的家长心有余悸地告诉记者:“孩子在小区里玩,突然被一只没牵绳的狗冲过来咬了一口,狗主人还说是孩子先招惹狗的。”
看来,社区养犬有人喜欢有人烦,是有原因的。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