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爱父母,预防跌倒致残!
8月25日是“残疾预防日”。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在我国,跌倒是65岁以上老年人因伤害致死的第一位原因,也是导致老年人残疾的重要原因。一个不起眼的踉跄,可能成为生命的转折点。跌倒,在许多人眼中不过是“摔一跤”的小事,但对老年人而言,却可能是一场难以承受的灾难!
老年人跌倒后,特别容易骨折,轻者手部腕骨骨折,重者髋骨(盆骨)骨折,然后长时间卧床,或者需要坐轮椅,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沉重的负担。同时,骨折后长时间卧床,容易引起褥疮、肺炎、血栓等并发症。
为什么老人容易摔倒?容易骨折?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悄然退化:肌肉流失、平衡力下降、视力听力减退,这些变化让老人反应慢半拍。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白内障等,以及某些药物(降压药、安眠药)的副作用,都会增加跌倒风险。
环境中的隐患也不容忽视:湿滑的地板、昏暗的灯光、散落的杂物,都可能成为“隐形杀手”。
同时,老年人普遍患有骨质疏松,这个静悄悄的杀手,一旦跌倒,更易骨折。
跌倒伤害,其实是可以预防的
1.进行适老型居家改造:卫生间最危险,应安装L型扶手、马桶、铺设防滑垫;卧室床头装伸手可及的夜灯;过道保持通畅无杂物。
2.每天练平衡:扶着椅子练“金鸡独立”,左右脚各1分钟;坐在椅子或沙发上伸直腿,停5秒再放下,增强腿部力量。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运动已被证实能显著降低跌倒风险。
3.穿对鞋子,用对拐杖:选择鞋底带波浪纹的防滑鞋,避免穿拖鞋外出;手杖高度以站立时肘部微弯为准,四脚拐杖更稳当。
4.起床牢记“三个30秒”:醒来先躺30秒,坐起停留30秒,床边站立30秒再行走。这个简单方法能避免突然起身导致的头晕跌倒。
5.伙食要吃好,补钙不能少:每天喝1~2杯牛奶(约300~500毫升),牛奶是补钙的最佳食品,含钙量高,并易吸收,也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其次是每天吃点豆腐等。晴天晒20分钟太阳;补充钙和维生素D等。
对于老年人来说,防跌倒对他们非常重要
1.心理上:要服老,不要怕丢面子;出门要用四脚拐杖,尽量相互搀扶或者扶着扶梯等行走。
2.生活上:每天喝牛奶,经常吃豆腐,并补钙(在医生建议下适当补充钙剂)。
3.改善居家环境:提高家中灯的亮度;清理家中所有路线上的杂物,如绳子、瓶子等杂物;对卫生间等进行适老改造,比如增加扶手、地板防滑等。
4.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家中行走时尽量扶墙或沙发等行走;只穿防滑的鞋子,不穿有鞋带的鞋子;缓慢转身,缓慢行走,缓慢起床;上下楼梯等,必须抓住楼梯扶手再行走;坐凳子时,先用手扶稳了,再落座;不使用不稳当的凳子;不攀高取放东西,如换灯泡等,也绝不踩在凳子上去取放东西。
5.锻炼手腿的力量,减缓肌肉萎缩:每天用“握力器”锻炼手部力量,蹬“弹力带”锻炼腿部力量。
以上提及的,也只是预防跌倒和预防老年跌倒致残的一小部分知识,老年人防跌倒还有很多内容细节需要注意,大家要多关注查阅这方面的内容。
防跌倒,不仅是老年人的事情,我们也要趁早养成好的习惯,以帮助未来的自己。
今年残疾预防日的宣传口号之一是:营造安全家居,预防老年跌倒!
关爱父母,一定要告诉他们这些知识,并指导他们养成预防跌倒的好习惯。
(王晖)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